地名:陽白鄉(xiāng) | 隸屬:五臺縣 |
區(qū)劃代碼:140922209 | 代碼前6位:140922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qū)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下轄地區(qū):19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郭家寨村 | ~202 | 村莊 | 唐代廣德年間,聞喜縣郭通來此建香草寺,并定居于此地。村子原名為“西南頭”,明朝萬歷年間,因本村郭姓居多,且村居高處,形似山寨,遂更名為郭家寨![詳細(xì)] |
李家莊村 | ~203 | 村莊 | 傳說,元朝時此地為王爺李洪的田莊,故名![詳細(xì)] |
泉巖村 | ~204 | 村莊 | 古時,村前的山麓中,有許多泉水從巖石的縫隙中涌流而出,故名![詳細(xì)] |
田家崗村 | ~205 | 村莊 | 此地原是白姓聚居的一個小村莊,名白家溝。明朝初年,田氏兄弟四人從洪洞縣遷來,將房屋建在了附近的黃土高崗上,后來村中的白姓遷走,田姓人口變多,便更名為田…[詳細(xì)] |
郭家莊村 | ~206 | 村莊 | 此地原為郭姓地主的莊田,故名。1958年8月,設(shè)立郭家莊生產(chǎn)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shè);1984年9月,撤銷郭家莊生產(chǎn)大隊,設(shè)立郭家莊村…[詳細(xì)] |
王家莊村 | ~207 | 村莊 | 明朝洪武年間,王輝從洪洞縣遷居于此,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因王姓居多,故名王家莊。…[詳細(xì)] |
天池溝村 | ~208 | 村莊 | 因該村臨近古寺廟天池寺,又居住在崖溝兩側(cè)的高端之處,故名。…[詳細(xì)] |
陽白村 | ~209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因每逢仲春果樹開花,漫山遍野雪白一片而得名![詳細(xì)] |
善文村 | ~210 | 村莊 | 原名石門。古時候,在村南原有石門,據(jù)說,此門是通往村子以北的唯一通道,是為了保護(hù)村北面的金山而建。傳說,此門被神仙鐵拐李偷鍋時不小心給踢倒踏平了。因“…[詳細(xì)] |
上金山村 | ~211 | 村莊 | 村前有一座山名為金山。村以山名,根據(jù)居住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名為上金山、下金山![詳細(xì)] |
上金莊村 | ~212 | 村莊 | 相傳該村原為桑姓人居住,曾名桑家掌,后口頭演變呼為“上莊子”。1980全縣地名普查時,因本縣有幾個同名的村子,于是更名為“上金莊”![詳細(xì)] |
殿頭村 | ~213 | 村莊 | 相傳,古時這里天然林密布,無人居住。明代成化年間,從崗上村(可能是原平崗上村)有張姓倆人來此定居,依靠伐木開店為生,遂取名為“店頭村”。清代時,有一知…[詳細(xì)] |
士集村 | ~214 | 村莊 | 原名寺家莊,原是寺院的田莊,后來訛傳為“四家莊”。清末民初,村民白尚達(dá)有感于村名不雅,且希望村里多出一些念書人,即“士”人,于是改名為士集![詳細(xì)] |
探頭村 | ~215 | 村莊 | 原名炭頭,可能與村正東的“打炭掌”地名有關(guān),后演變?yōu)樘筋^。…[詳細(xì)] |
桑院村 | ~216 | 村莊 | 傳說原名虎峪村,明朝有一楊姓將軍到此被劫,楊發(fā)怒,遂將村人滅絕,一家藏于桑院幸存,遂更名為桑院![詳細(xì)] |
上紅表村 | ~217 | 村莊 | 據(jù)宋代一碑文記載,該村為洪標(biāo),清代時名紅彪,后演變?yōu)榧t表。某年,由于山洪暴發(fā),將村子分為上、下紅表。…[詳細(xì)] |
下紅表村 | ~218 | 村莊 | 據(jù)宋代一碑文記載,該村為洪標(biāo),清代時名紅彪,后演變?yōu)榧t表。某年,由于山洪暴發(fā),將村子分為上、下紅表。…[詳細(xì)] |
大南頭村 | ~219 | 村莊 | 因該村坐落于雷公爺山之南,故名南頭。1980年,全縣地名普查時,因與白家莊鎮(zhèn)南頭同名,于是更名為大南頭。…[詳細(xì)] |
智家莊村 | ~220 | 村莊 | 春秋時期,晉國正卿智伯兵敗身亡后,其后裔四處逃難,其中一支在定襄安家落戶,從第四代起,有一支由定襄西力村遷居于此,村以姓名,故名智家莊![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因每逢仲春果樹開花,漫山遍野雪白一片而得名。
基本介紹:
陽白鄉(xiāng)位于五臺縣城東部,東與臺城鎮(zhèn)相連,南與東冶鎮(zhèn)接壤,西與原平相連,北與代縣相連。
共有行政村28個,人口24329,勞動力6231人,是五臺的梨果主產(chǎn)區(qū)。境內(nèi)鐵礦資源、金礦資源豐富,土地廣闊,開發(fā)前景可觀。
文化旅游:
殿頭文殊寺遺址,位于五臺縣陽白鄉(xiāng)殿頭村北側(cè)。文殊寺始創(chuàng)年代不詳,明朝重建,毀于二十世紀(jì)五十年代。寺內(nèi)佛像部分被居士保存,后居士又搬出放在文殊殿遺址上的一個廢舊土窯內(nèi)。現(xiàn)存有木雕像5尊,文殊袒
延慶寺延慶寺(第六批國保)時代:金至清地址:五臺縣陽白鄉(xiāng)善文村始建年代不詳,占地104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兩進(jìn)院落,院內(nèi)中軸線上現(xiàn)存二門、大佛殿、東西配殿。大佛殿為金代遺構(gòu),余為后人在原
天池寺,位于五臺縣陽白鄉(xiāng)大林村中。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碑載,唐貞觀二十四年(650)重修,元至正二年(1342)、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屢有修葺。 坐北朝南,一進(jìn)院落布局,占地面積503平方
陽白福田寺,位于五臺縣陽白鄉(xiāng)陽白村中。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正殿梁架題記載,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清道光元年(1821)增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270平方米。天王殿面寬三間,進(jìn)深四椽,硬山
陽白紅旗公社門樓,位于五臺縣陽白鄉(xiāng)陽白村中。1958年陽白公社改稱陽白紅旗公社,當(dāng)年建紅旗門。坐北向南,占地面積442平方米。紅旗門是陽白村的南門,四柱,三門,左柱書寫“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郭家寨遺址,位于五臺縣陽白鄉(xiāng)郭家寨村西北約50米、小艮河二級臺地底部。分布面積約3萬平方米。斷崖暴露有文化層,文化層下半部分有水銹,上部土多,下部含砂較多,其中夾雜有較大顆粒,石制品主要為石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十區(qū);1950年屬六區(qū);1953年設(shè)立陽白鄉(xiāng);1959年置陽白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陽白紅旗人民公社將紅表地區(qū)劃出,改成陽白人民公社;1984年改陽白鄉(xiāng);2001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紅表、陽白合并為現(xiàn)在的陽白鄉(xiāng)至今。
區(qū)劃: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陽白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