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水界鄉(xiāng) | 隸屬:平魯區(qū) |
區(qū)劃代碼:140603206 | 代碼前6位:140603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晉F |
長途區(qū)號:0349 | 郵政編碼:036000 |
轄區(qū)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6000人 |
人口密度:5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3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西水界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西水界村在歷史上由后溝、上街、鋪上、泉兒溝4村組成。明稱西水澗村,后改為西水界,1981年4村分治,因西水界公社駐后溝村,1983年5月27日經(jīng)雁北行…[詳細(xì)] |
后沙城村 | ~201 | 村莊 | 該村明代建有軍堡,村址坐落沙石山下,又因山周圍建有兩村,該村在后,稱后沙城![詳細(xì)] |
大石湖村 | ~202 | 村莊 | 該村因建在一個大石湖附近,又比鄰近的村大而名![詳細(xì)] |
大路莊村 | ~203 | 村莊 | 該村處于大沙溝畔,多年來人畜吃水困難,村名叫大干莊,民國初年居民認(rèn)為村子沒水和村名有關(guān),又因村在平魯城與井坪之間的大路旁,故將村名改為大路莊![詳細(xì)] |
西夾道村 | ~206 | 村莊 | 據(jù)傳該村原先以范姓為最多,故村名叫范家辛莊,后來姓范的不多了,因村址坐落在大道旁的夾長山谷間,故改村名西夾道。…[詳細(xì)] |
上街村 | ~208 | 村莊 | 該村原稱西水界,由四個小村組織,相比此處地勢較高,當(dāng)?shù)厝朔Q上街。…[詳細(xì)] |
小紅溝村 | ~209 | 村莊 | 因坐落于大沙溝畔,且當(dāng)?shù)乇M是紅泥,村子又小,故取名為小紅溝![詳細(xì)] |
魏莊村 | ~210 | 村莊 | 因該村是姓魏的先在此地定居,以其姓氏名命村名為魏家莊,后來演變?yōu)槲呵f![詳細(xì)] |
東村村 | ~213 | 村莊 | 東村原稱東水澗村,后改東水界村。農(nóng)業(yè)合作化后置兩大隊,該村在東,稱東村。1983年5月經(jīng)雁北行署批準(zhǔn),改為現(xiàn)名![詳細(xì)] |
泉子上村 | ~214 | 村莊 | 該村為明代建置,因坐落在天門山上,泉水較旺,村名顧姓居多,起村名顧家泉子上村,后簡稱泉子上![詳細(xì)] |
交界村 | ~215 | 村莊 | 相傳此地東漢置中陵縣后,以此為界,南屬雁門郡,北屬定襄郡而得名交界![詳細(xì)] |
擔(dān)子山村 | ~216 | 村莊 | 傳說此村原來有土地三千坰,名為三千莊。后來人們?yōu)闇p少田賦,根據(jù)村址坐落天門山和瞭高山之間,如肩擔(dān)兩山,故名擔(dān)子山![詳細(xì)] |
小破石村 | ~218 | 村莊 | 小破石村明代前稱紙房鋪,村名多以造紙為業(yè)得名,后造紙業(yè)倒閉,將大石槽破壞,改稱為破石槽村。因山梁前后有大小兩村,故把小村改為小破石槽村,后演變?yōu)楝F(xiàn)名![詳細(xì)] |
前沙城村 | ~220 | 村莊 | 該村明代筑有軍堡,因坐落在沙石山前而得名![詳細(xì)] |
駱駝山村 | ~221 | 村莊 | 該村坐落在一座形狀駱駝的山腳下,故村名叫駱駝山![詳細(xì)] |
孫家獅村 | ~222 | 村莊 | 該村孫姓建村居住,自比雄獅,因此,村名改為孫家獅![詳細(xì)] |
西井村 | ~223 | 村莊 | 該村原名莊窩灣,因村中無水,在村西打出井一眼,為了吃水方便,村民逐漸遷往村西,并改名西井![詳細(xì)] |
侯村村 | ~224 | 村莊 | 相傳該村最初是姓侯的建村居住,故名侯家村。…[詳細(xì)] |
小沖口村 | ~225 | 村莊 | 相傳該村原先是姓魏的居住,村名叫小魏口,當(dāng)時這里地勢平坦,有一次下了一場大雨,村子沖開一個口子,就改名為小沖口,一直至今![詳細(xì)] |
伙地村 | ~228 | 村莊 | 該村原先由郭、趙兩姓在此定居,共同開荒種地,一直和睦相處,未分土地,故名伙地![詳細(xì)] |
上徐伏村 | ~232 | 村莊 | 根據(jù)當(dāng)?shù)乇挠涊d,明朝神宗年間,鎮(zhèn)守平魯衛(wèi)將郭某死后葬于該村附近,為了防止盜墓,派人守護巡墳,后來人們定居,以巡墳作為村名,后又分上、中、下三村,該村…[詳細(xì)] |
五元井村 | ~234 | 村莊 | 該村由紀(jì)姓建村,因兄弟五人不和,便各自打了一眼水井,故名五眼井,后演變?yōu)槲逶!?a href=/shanxisheng/pinglu_xishuijiexiang_wuyuanjingcun.html class=blue>[詳細(xì)] |
田家大屯村 | ~235 | 村莊 | 該村由田姓始建,故名田家大屯,簡稱大屯![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因明代稱西水澗得名。
基本介紹:
朔州市平魯區(qū)轄鄉(xiāng)。1958年設(shè)西水界公社,1984年置鄉(xiāng)。位于區(qū)境中北部,距區(qū)府18公里。面積120平方公里,人口0.6萬。朔平公路縱貫全境。轄西水界、泉子上、交界、擔(dān)子山、大南溝、西村、東村、前沙城、后沙城、小破石、大石湖、富足莊、西夾道、小路莊、大路莊、榆樹洼、小紅溝、魏莊、北上街、北鋪上、泉兒溝、大南溝22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糧油加工為主。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莜麥,兼產(chǎn)豌豆、馬鈴薯、胡麻、黃芥。
歷史沿革:
清代屬平魯縣轄。
1945年8月解放后歸平魯縣第一區(qū)。
1953年7月劃鄉(xiāng)后,先后由大路莊鄉(xiāng)、前沙城鄉(xiāng)、擔(dān)子山鄉(xiāng)分治。
1958年10月屬朔縣平魯城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屬平魯縣西水界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為西水界鄉(xiāng),2001年1月將駱駝山鄉(xiāng)并入西水界鄉(xiāng),設(shè)立新的西水界鄉(xiāng)至今。
朔州市盛產(chǎn)蕎麥。近年來,隨著農(nóng)民市場經(jīng)濟觀念的增強,蕎麥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大。含硒量居全國首位的平魯紅山蕎麥,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深受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青睞,多次入選國宴。蕎麥?zhǔn)窃a(chǎn)
區(qū)劃: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qū)·西水界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