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砸陳湖泉豆餅行遺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涵西街道南宮口路122-136號。
1929年9月12日,英商泰利公司“駕鰲號”輪船從廈門開抵涵江三江口港,船上發(fā)生了英商買辦王九司指使水手毆打廈大回鄉(xiāng)學生林景儀事件。林的一位同行潛回廈門報告莆田旅廈同鄉(xiāng)會。在同鄉(xiāng)會任職的中共地下黨員陳國楨立即召集同鄉(xiāng)開會,一面向泰利交涉,一面電告莆田大夏派的張如琦等人,叫他們前往扣留駕鰲輪船。時值省委巡禮員吳亞魯在莆巡視工作,認為這是一次發(fā)動群眾開展愛國反帝斗爭的好機會。經過發(fā)動,同月17日,300多名學生、工人、農民在張如琦、郭壽鑾等率領下直奔三江口,登上駕鰲輪,但卻不見英商買辦。原來該買辦已聞訊請求駐涵海軍部隊派兵保護。群眾抓不到英商買辦,即擁到三江口海關,索取駕鰲輪的出港關牌,并檢查了駐軍的車輛。隊伍開回涵江時,搗毀了設在宮下街的特種消費稅局。接著又擁到宮口街抄砸了一貫勾結英商的陳湖泉豆餅行。事后,為擴大反帝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縣委決定由-會出面召集工人、教員、學生和市-合成立“莆田各界反帝擁助林案委員會”,連續(xù)3天在涵江、城區(qū)組織----,并通電全國各地-揭露“林案”--。駐軍林壽國雖增派兩個排的部隊到涵江加強警戒,但士兵們受到群眾愛國熱情的感動,只是立在旁邊看熱鬧,動也不動,群眾還向士兵們散發(fā)傳單。由于這次群眾運動的思想醞釀發(fā)動比較成熟,政治影響也比較大,莆田縣委受到省委通報表揚。
抄砸陳湖泉豆餅行遺址原為兩層清水紅磚砌成的建筑,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沿宮口河而建,沿河底層作拱形卷廊,為東西走向,長約20米。主樓為兩層單坎連續(xù)性格式,懸山頂,樓下進深一間,共分六坎,每坎設一店鋪式門、窗,對應一大一小兩個拱門,每坎均有木樓梯通二樓;主建筑之后建單層僻舍,每間寬與主厝同,進深一間,每間兩側墻均設一小拱形門以相通,總占地面積約180平方米。1992年在舊城改造中被損毀。
信息來源:莆田市委黨史研究室
涵西街道:涵西街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qū)南部,涵江城區(qū)西半部。面積3平方千米,總人口約3.5萬人。轄10個社區(qū)。福廈公路過境。1961年建涵江鎮(zhèn),1984年改涵江街道。1993年2月撤銷涵江街道,改設涵東、涵西2個街道。1997年,涵西街道面積3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孝義、前街、青年、延寧、樓下、保尾6個居委會和涵西、蒼林2個村委會。后轄涵西、蒼林、樓下、孝義、青…… 涵西街道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