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梁村鄉(xiāng) | 隸屬:南樂縣 |
區(qū)劃代碼:410923207 | 代碼前6位:410923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豫J |
長途區(qū)號:0393 | 郵政編碼:457000 |
轄區(qū)面積:約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4.3萬人 |
人口密度:8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1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梁村村 | ~201 | 村莊 | 梁姓其祖于明洪武元年(1368)遷此立村,因梁姓居多,取村名梁村![詳細(xì)] |
宋莊村 | ~202 | 村莊 | 明代永樂二年(1404),宋氏由山西遷此,漸成大族,因其地舊有安姓,取名安二宋莊,后安姓北遷,另成村落,1945年更名為宋莊![詳細(xì)] |
申莊村 | ~203 | 村莊 | 據(jù)申氏家譜載:明初其祖由山西黎城石門村遷至河北,因常遭衛(wèi)河、漳河水患,其中一支于明正德年間遷到今址立村,以姓氏取名申家莊。1945年去“家”字,稱申莊…[詳細(xì)] |
東郭村 | ~204 | 村莊 | 據(jù)大郭村明代萬歷年間鐵鐘記載,東郭村和大郭村原為一個村莊,后來一部分居民為避盜賊,就在村東另建新村,因初建村小,稱小郭村。清末,村規(guī)模超過大郭村,遂以…[詳細(xì)] |
大郭村 | ~205 | 村莊 | 據(jù)大郭村明代萬歷年間鐵鐘記載,當(dāng)時郭氏家族已在此定居,因姓氏定名郭村,后來分為兩個村莊,為區(qū)分,因人多,稱大郭村,新村稱小郭村![詳細(xì)] |
張村村 | ~206 | 村莊 | 明弘治年間,張姓遷此,以姓氏命村名。村西南有張家老墳,可知原來以張氏定名張村,沿用至今![詳細(xì)] |
西王村 | ~207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王氏族人遷來,以姓氏建村,名為王村。1981年,因和千口鄉(xiāng)王村,近德固鄉(xiāng)王村重名,為加以區(qū)別,經(jīng)批準(zhǔn),更名為西王村![詳細(xì)] |
安莊村 | ~208 | 村莊 | 明弘治年間,安氏由本縣宋莊村遷來,以姓氏定名為安家莊,1945年,去“家”字,稱安莊![詳細(xì)] |
梁村鋪村 | ~209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明代以前,官府在梁村西北設(shè)“遞鋪”(郵遞之用),時稱梁村鋪。后梁村梁氏及外地郭、楊、黃、梁等姓遷此,村落遂成,以梁村鋪為村名。據(jù)大鐵鐘和石碑記載,早在…[詳細(xì)] |
邵莊村 | ~210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邵氏由安徽省碭山縣戶部橋里家莊(今邵寨鄉(xiāng)大樓村)遷此,以姓氏定名為邵家莊,1945年去“家”字,稱邵莊![詳細(xì)] |
千佛村 | ~211 | 村莊 | 明代,此地有內(nèi)塑彩繪佛像千尊的千佛廟,后人依廟而居,取名千佛村![詳細(xì)] |
吳村村 | ~212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吳氏富豪遷此修建一樓,高三層,名望京樓,時人稱吳家樓,漸成村名代稱,稱吳樓村。后吳氏絕,僅余墳冢。史、劉、查三姓相繼遷來,仍用其名。194…[詳細(xì)] |
前翟村 | ~213 | 村莊 | 明天順年間,翟姓遷來成為望族,故名翟村。后因官府在此設(shè)(遞鋪),亦稱翟村鋪。清光緒年間,村莊漸大,分為前后兩村,稱前翟、后翟。南為前,北為后,位南,故…[詳細(xì)] |
后翟村 | ~214 | 村莊 | 明天順年間,翟姓遷來成為望族,故名翟村。后因官府在此設(shè)(遞鋪),亦稱翟村鋪。清光緒年間,村莊漸大,分為前后兩村,稱前翟、后翟。南為前,北為后,位北,故…[詳細(xì)] |
袁莊村 | ~215 | 村莊 | 明萬歷七年(1579),袁姓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皆姓袁,故名袁家莊。1945年去“家”字,稱袁莊![詳細(xì)] |
孫莊村 | ~216 | 村莊 | 據(jù)閻王廟內(nèi)石碑記載:孫氏始祖于明萬歷四年(1576)由山西遷來,以姓氏取名孫家莊,1945年去“家”字,稱孫村,沒用至今。…[詳細(xì)] |
北張莊村 | ~217 | 村莊 | 明代,有一張姓富戶在此建樓而名張家樓,后樓毀,易名張家莊。1945年去‘家’稱張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為避免與元村鎮(zhèn)張莊、千口鄉(xiāng)張莊重名,因地又位…[詳細(xì)] |
韓莊村 | ~218 | 村莊 | 據(jù)老爺廟內(nèi)鐵鐘記載:韓氏祖于明朝建文三年(1401)由山西遷此定居,墾荒立業(yè),漸成村落,以姓氏取名韓家莊,1945年去“家”字,稱韓莊![詳細(xì)] |
玉皇廟村 | ~219 | 村莊 | 原名逃合村,因逃荒災(zāi)民集合于此,定居成村而名。明萬歷四年(1576),天旱不雨,村民為祈禱降雨,修建玉皇廟,而后將村名改為玉皇廟。…[詳細(xì)] |
吳家莊村 | ~220 | 村莊 | 吳家莊原名洼莊。明永樂二年(1404),吳氏由山西遷此,至明朝末年,吳姓居多,改洼莊為吳家莊。今吳氏已絕,村名無改![詳細(xì)] |
西崇町村 | ~221 | 村莊 | 宋時村東有黃河流過,形成對灘,故名“重灘”,后演變?yōu)椤俺珙丁,又因村東有喬崇疃,故取名西崇疃![詳細(xì)] |
地名由來:
明代以前,梁村梁氏及外地居民郭、楊、黃等姓遷此,村落遂成。因梁姓居多,故稱梁村,后官府在梁村西北設(shè)遞鋪,稱梁村鋪。
榮譽(yù)排行:
201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名單公布,梁村鄉(xiāng)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梁村鄉(xiāng)位于縣境西部衛(wèi)河西岸。西、北兩面分別與河北省的魏縣、大名為鄰、南隔衛(wèi)河與元村鎮(zhèn)相望,東隔衛(wèi)河與寺莊鄉(xiāng)毗連。面積48平方公里,轄吳家莊、玉皇廟、韓莊、孫村、邵莊、安莊、大郭村、吳村、前翟村、后翟村、千佛、袁莊、張村、申莊、東郭村、宋莊、梁村鋪,西王村(含香李莊)、梁村、北張莊20個行政村。
梁村鄉(xiāng)西部有吳村,村北有倉頡陵廟,為古昌意城(俗稱昌城),東魏于此設(shè)昌州。鄉(xiāng)西部有漳河經(jīng)流,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自魏縣南境入,今涸。北部八村自古貧困,水質(zhì)含氟量較高。
文化旅游:
倉頡陵遺址位于南樂縣梁村鄉(xiāng)吳村。遺址上建有廟宇和一些碑刻。明天啟七年(1627年)的碑文記述,對倉頡的供奉“歷漢唐以來沒有間斷過”,可見漢唐以來這里已有陵廟建筑。明清兩代,陵廟得到大規(guī)模整修
歷史沿革:
西漢時為樂昌縣城近區(qū)。
晉屬昌樂縣。
東魏屬昌州。
隋改繁水。
唐代稱昌樂鄉(xiāng),其北部為臨繁鄉(xiāng)。
明代稱晉賢鄉(xiāng)。
嘉靖年間鄉(xiāng)改里。
清代改里為社。
1929年廢社建鄉(xiāng),后分5個區(qū),梁村鄉(xiāng)大部分屬第三區(qū)。
1934年全縣劃為3個區(qū),梁村鄉(xiāng)仍為第三區(qū)。
1941年南樂縣以大(名)清(豐)公路為界分為二縣,東為南樂縣,西為衛(wèi)河縣,梁村鄉(xiāng)屬衛(wèi)河縣。
1946年衛(wèi)河縣撤銷,仍屬南樂縣。
1948年屬第七區(qū)。
1949年屬第五區(qū),區(qū)政府
區(qū)劃: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梁村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