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代召鄉(xiāng) | 隸屬:邯山區(qū) |
區(qū)劃代碼:130402203 | 代碼前6位:130402 |
行政區(qū)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冀D |
長途區(qū)號:0310 | 郵政編碼:056100 |
轄區(qū)面積:約44.2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7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堤南堡村 | ~200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堤南堡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詳細(xì)] |
代召村 | ~201 | 主城區(qū) | 相傳,趙武靈王第一次出征時,集兵于此,時稱“大趙”。以后發(fā)展為大趙鎮(zhèn),后演化為代召,沿用至今![詳細(xì)] |
東張策前村 | ~204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東張策前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詳細(xì)] |
東張策后村 | ~205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東張策后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詳細(xì)] |
西井頭村 | ~207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國時期從山西洪洞縣搬遷而來,因此地有一口井,井水甘甜故取名井頭,從井頭分出去幾支至村東,后稱東井頭(現(xiàn)名前井頭)。逐漸的就把井頭叫成了西井頭 ![詳細(xì)] |
前井頭村 | ~208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國時期從山西洪洞縣搬遷而來,因此地有一口井,井水甘甜故取名井頭,從井頭分出去幾支至村東,后稱東井頭,現(xiàn)名前井頭。 …[詳細(xì)] |
后井頭村 | ~209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有原永年縣郝莊“郝姓者”居住于此,緊挨大槐樹打了一口深水井,解決了全村的吃水問題,大家嘗到井水甘甜,并按地理位置,最終定名為后井頭。 …[詳細(xì)] |
裴堡西村 | ~210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遷居至此,裴姓居多,所以村民為裴家堡,后村西居住者居多,東西而分,更名為裴堡西村。 …[詳細(xì)] |
裴堡東村 | ~211 | 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遷居至此,裴姓居多,所以村民為裴家堡,后村西居住者居多,東西而分,更名為裴堡東村。 …[詳細(xì)] |
小裴堡村 | ~212 | 村莊 | 1961年,裴堡村11個生產(chǎn)隊共21戶居民105人遷居至此。1966年正式定名為小裴堡村。 …[詳細(xì)] |
梁莊村 | ~213 | 村莊 | 明朝永樂年間梁文、梁武兄弟二人從山西搬遷至此,沿用迄今,故起名梁莊![詳細(xì)] |
曹樂堡村 | ~214 | 村莊 | 相傳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大將樂毅身后葬于此處,后人為守護(hù)樂將軍,逐漸形成村莊。取名樂堡村,分大樂堡、小樂堡、曹樂堡三個自然村組成。此處名為曹樂堡。 …[詳細(xì)] |
賈莊村 | ~217 | 村莊 | 賈莊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邢胡莊村 | ~218 | 村莊 | 明朝之前這里就有胡姓居住,稱胡家莊,明朝從山西遷民至此,扔沿用胡家莊之稱。清朝同治年間,在胡家莊西北1公里處建一小胡莊,后民國初年小胡莊改稱邢胡莊。…[詳細(xì)] |
李胡莊村 | ~219 | 村莊 | 明朝之前這里就有胡姓居住,稱胡家莊,明朝從山西遷民至此,扔沿用胡家莊之稱。清朝同治年間,在胡家莊西北1公里處建一小胡莊,李姓在兩胡莊之間建村,稱李胡莊…[詳細(xì)] |
楊胡莊村 | ~220 | 村莊 | 解放前期名為大胡莊,后因胡姓漸衰,楊姓居多,又稱楊胡莊。 …[詳細(xì)] |
東王莊村 | ~221 | 村莊 | 東王莊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西大夫莊村 | ~222 | 村莊 | 本村人在漢朝時期擔(dān)任大夫(官稱宰相)從此以后本村被稱大夫莊,后來分為東西兩個村,在西稱西大夫莊。 …[詳細(xì)] |
東大夫莊村 | ~223 | 村莊 | 本村人在漢朝時期擔(dān)任大夫(官稱宰相)從此以后本村被稱大夫莊,后來分為東西兩個村,在東稱東大夫莊。 …[詳細(xì)] |
高里堡村 | ~224 | 村莊 | 高里堡村始于明朝有高姓者在此居住,當(dāng)時實行里制,該出里的姓為高,故命名為“高里”,后為防范匪患建立堡,改稱高里堡。 …[詳細(xì)] |
東聶莊村 | ~225 | 村莊 | 早在明朝之前這里就有聶姓居住,稱聶家莊。后來聶姓漸衰,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遷民至此,仍沿用聶家莊之稱,清朝時,聶家莊分為東西兩個村,在東稱東聶莊![詳細(xì)] |
西聶莊村 | ~226 | 村莊 | 早在明朝之前這里就有聶姓居住,稱聶家莊。后來聶姓漸衰,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遷民至此,仍沿用聶家莊之稱,清朝時,聶家莊分為東西兩個村,在西稱西聶莊![詳細(xì)] |
賈堡村 | ~227 | 村莊 | 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大將賈甫是該村人,在此居住,稱賈堡村。 …[詳細(xì)] |
城東堡村 | ~228 | 村莊 | 明朝永樂年間,張姓從山西遷來,定居于城子(今稱東西城子)之東,故名城東堡![詳細(xì)] |
劉莊村 | ~229 | 村莊 | 明朝永樂年間,劉姓父子從山西遷來定居,取名劉家莊,習(xí)稱劉莊![詳細(xì)] |
大樂堡村 | ~230 | 村莊 | 相傳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大將樂毅身后葬于此處,后人為守護(hù)樂將軍,逐漸形成村莊。取名樂堡村,分大樂堡、小樂堡、曹樂堡三個自然村組成。此處名為大樂堡![詳細(xì)] |
小樂堡村 | ~231 | 村莊 | 小樂堡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代召村而得名。相傳,趙武靈王第一次出征時,集兵于此,時稱“大趙”。以后發(fā)展為大趙鎮(zhèn),后演化為代召,沿用至今。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愛衛(wèi)辦命名代召鄉(xiāng)為2022年度河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
2022年3月,代召鄉(xiāng)被確定為邯鄲市2020—2021年度市級文明村鎮(zhèn)。
基本介紹:
代召鄉(xiāng)(DaizhaoXiang)位于邯鄲縣境東部,距縣06.5千米。鄉(xiāng)0駐代召村。面積44.2平方千米,人口3.01萬人(2002年)。轄27個行政村。
沿革1956年建代召鄉(xiāng)。1958年并入永年縣,屬河沙鎮(zhèn)公社代召管理區(qū),1961年劃歸邯鄲市郊區(qū),改代召公社,1962年復(fù)歸邯鄲縣,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96年聶莊鄉(xiāng)并入。1997年,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代召、堤南堡、張策前、劉莊、西井頭、前井頭、后井頭、裴堡西、裴堡東、小裴堡、曹樂堡、大樂堡、小樂堡、張策后、梁莊、城東堡、賈莊、邢胡莊、李胡莊、楊胡莊、東王莊、西大夫莊、東大夫莊、高里堡、東聶莊、西聶莊、賈堡27個行政村。
文化旅游:
樂毅墓俗稱將軍墓,位于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城東10公里處代召鄉(xiāng)境內(nèi)大樂堡村北,緊貼309國道,是邯鄲市市級文物保護(hù)單位。這座墓近代重新大規(guī)模修整過。現(xiàn)在的墓地東西寬40米,南北長30米。墓碑及
大樂堡泰山廟遺址位于邯鄲縣代召鄉(xiāng),年代為戰(zhàn)國。大樂堡泰山廟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歷史沿革:
1945年解放后,這里屬邯鄲縣五區(qū),后改屬二區(qū);1953年建曹樂堡鄉(xiāng)、堤南堡鄉(xiāng)和前井頭鄉(xiāng);1956年合并為代召鄉(xiāng);1958年并入永年縣,屬河沙鎮(zhèn)公社代召管理區(qū);1961年劃給邯鄲市郊區(qū),改建為代召公社;1962年復(fù)歸邯鄲縣;1984年4月由公社改置鄉(xiāng);1996年1月,西聶莊鄉(xiāng)和代召鄉(xiāng)合并,仍稱代召鄉(xiāng)。
2016年9月,邯鄲市部分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劃歸邯鄲市邯山區(qū)管轄。
區(qū)劃: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qū)·代召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