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兩河口鎮(zhèn) | 隸屬:宕昌縣 |
區(qū)劃代碼:621223110 | 代碼前6位:621223 |
行政區(qū)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甘K |
長途區(qū)號:0939 | 郵政編碼:746000 |
轄區(qū)面積:約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49萬人 |
人口密度:1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7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兩河口村 | ~200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兩河口才地處白龍江與宕昌岷江交匯處,故此地稱為兩河口,也是甘南州與隴南的交接處。…[詳細] |
清水子村 | ~201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該地流淌著一條清澈的小河,故而得名清水子。…[詳細] |
槽下村 | ~202 | 村莊 | 曹下村,明朝時為牧馬之地,當時為安全起見,在山上建立騎兵,當時稱為槽下,后簡稱曹下。…[詳細] |
麻地坪村 | ~203 | 村莊 | 麻地坪村,由于本村處于大山之中,村莊處于山中一坪中,地勢稍平,故稱麻地坪村![詳細] |
桃坪村 | ~204 | 村莊 | 因多生長桃樹而得名為桃坪。該村自1949年改革開放以來,2010年命名為桃坪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用至今![詳細] |
柯木道村 | ~205 | 村莊 | 村有一石殼。形似門道而得名。柯門道村原屬宕昌縣秦峪鄉(xiāng),2010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取消秦峪鄉(xiāng),劃歸兩河口鄉(xiāng),柯門道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詳細] |
廟下村 | ~206 | 村莊 | 廟下村,地處山腳之下,其山上以前有座廟,古城廟下![詳細] |
王院村 | ~207 | 村莊 | 此地多數(shù)居民姓王,故名。自從1949年改革開放是屬于公社,2010年命名為王院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詳細] |
羊古堆村 | ~208 | 村莊 | 原為當?shù)厝四裂驁龅兀蟛輬鐾嘶,村莊周圍石頭多、地少石頭成堆擺放,故稱羊古堆村![詳細] |
四方村 | ~209 | 村莊 | 村周圍有四座高山環(huán)繞,故名。原屬秦峪鄉(xiāng)四方村,2010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屬兩河口鄉(xiāng)四方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詳細] |
寨子村 | ~210 | 村莊 |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岷州衛(wèi)遣游擊韓文將軍駐守于此,屯田開荒,建成關(guān)隘,石閼古寨![詳細] |
化馬村 | ~21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相傳三國時期鄧艾入蜀,途徑化馬,天降奇石酷似馬的形狀,由此而得名![詳細] |
新聲村 | ~212 | 村莊 | 新聲村,三國時期為烽火臺駐地,可望到舟曲、石坳子各敵情發(fā)出號角,故稱新聲![詳細] |
羅灣村 | ~213 | 村莊 | 羅灣村包括羅灣社和老山社,羅灣社居住時間較早,而且所居住的地方在一個山灣處,故命名為羅灣村![詳細] |
石院村 | ~214 | 村莊 | 此地處于山溝中,村莊周圍全為石山,當?shù)鼐用駰l件艱苦,用石頭砌成院墻,故稱為石院![詳細] |
街上村 | ~215 | 村莊 | 本村由于地處交通要道,往來商旅經(jīng)過本村古時為石坳村集市,習慣稱為街上村。…[詳細] |
山背村 | ~216 | 村莊 | 此地背靠大山,故名。1949年改革開放以后,2010年命名為山背村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白龍江與岷江在此交匯而得名。
基本介紹:
兩河口鄉(xiāng)位于宕昌縣南部,總面積1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091畝。河谷海拔1300米,高山海拔1700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無霜期250天,日照時間21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約475mm,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洋芋為主,經(jīng)濟作物以煙葉、黨參、大黃、紅芪為主,全鄉(xiāng)轄22個行政村,3260戶,14916人,有7個村34個合作社已通電,占總戶數(shù)97%,有3個行政村通公路。特產(chǎn)資源主要以花椒、煙葉、大黃、黨參、紅芪為主。
歷史沿革:
2004年8月,劃秦峪鄉(xiāng)的8個行政村、沙灣鎮(zhèn)的2個行政村、化馬鄉(xiāng)的7個行政村合并建立兩河口鄉(xiāng)。
2016年,兩河口鄉(xiāng)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改為兩河口鎮(zhèn)。
區(qū)劃: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兩河口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