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墩鎮(zhèn) | 隸屬:邵武市 |
區(qū)劃代碼:350781106 | 代碼前6位:350781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qū)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轄區(qū)面積:約1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萬人 |
人口密度: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8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沙洲上村 | ~201 | 村莊 | 沙洲上村位于邵武市東部,洪墩鎮(zhèn)北端,與張厝鄉(xiāng)毗鄰,地處邵武市、順昌縣、將樂縣三縣交界處,交通便利,距邵武市區(qū)82公里,洪墩鎮(zhèn)政府11公里,1987年3…[詳細] |
橋頭村 | ~202 | 村莊 | 橋頭村位于邵武東南部,距縣城80公里,村落面積2.5平方公里。東與尚讀村毗鄰,南與順昌縣交界,西鄰沙上村,北與拿口鎮(zhèn)連接,宋屬仁榮鄉(xiāng),元屬仁榮下鄉(xiāng),明…[詳細] |
王玢村 | ~203 | 村莊 | 王玢村系邵武市洪墩鎮(zhèn)1個自然村,位于邵武市北部,在秀麗的武夷山北面盆地,距縣城70于公里,東連尚讀村2公里,南面與洪墩村所在地相接,西與橋頭交界,北部…[詳細] |
尚讀村 | ~204 | 村莊 | 尚讀村隸屬邵武市洪墩鎮(zhèn),縣志上載:尚讀南跨將樂、東府順昌,民風純樸,人文豐厚。是個典型的三縣市結合部,與順昌將樂僅一山之隔,地處邵武邊陲。村落面積26…[詳細] |
洪墩村 | ~205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洪墩村位于邵武市東南部,地處邵武、順昌、將樂三縣結合部,距316國道僅7公里。村落面積6.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896人,700戶,10個自然村,17…[詳細] |
宜坊村 | ~206 | 村莊 | 宜坊村位于邵武市東南部,東鄰水口寨村,西連洪墩村,南鄰河坊村,并與衛(wèi)閩鎮(zhèn)接壤,山青水秀,地勢平坦,距市區(qū)70公里,距水口寨316國道2.5公里,離洪墩…[詳細] |
河坊村 | ~207 | 村莊 | 河坊村位于邵武市東部,與水口寨、宜坊村接壤,距市區(qū)70公里,距鎮(zhèn)所在地6公里,現(xiàn)全村1071個人口,286戶,轄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
河…[詳細] |
水口寨村 | ~208 | 村莊 | 水口寨村系南平市邵武市洪墩鎮(zhèn)第三大行政村,是邵武市第一大的自然村,人口集中,位于邵武市東部,與順昌縣交界,東與順昌大干鎮(zhèn)、來布村接壤,距順昌縣城25公…[詳細] |
地名由來:
洪墩原名盒墩,古代當?shù)赜写笮⊥翀?9個,地形似盒,故名盒墩,后通稱為洪墩。
榮譽排行:
2014年6月,環(huán)境保護部授予洪墩鎮(zhèn)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稱號。
基本介紹:
邵武市轄鎮(zhèn)。1948年屬衛(wèi)石鄉(xiāng),1958年改洪墩公社,1980年屬衛(wèi)閩公社,1984年置洪墩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東南部,富屯溪中游,距市府44公里。面積144平方公里,人口1萬。鷹廈鐵路、316國道過境,富屯溪可通航。轄洪墩、橋頭、王坋、尚讀、宜坊、濠坊、水口寨、沙洲上8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石材、竹制品、罐頭等廠。農業(yè)主產水稻,盛產木材、毛竹,是市商品糧基地和用材林主產地。
文化旅游:
水口寨何氏宗祠位于邵武市洪墩鎮(zhèn)水口寨村,時代為清代。水口寨何氏宗祠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臺溪精舍遺址位于邵武市洪墩鎮(zhèn)尚讀村,時代為宋代。臺溪精舍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明庵位于邵武市洪墩鎮(zhèn)王玢村,時代為明、清。長明庵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通判泉位于邵武市洪墩鎮(zhèn)尚讀村,年代為宋。簡介:泉井系南宋理學大儒何兌所筑,因何兌曾任辰州通判,故鄉(xiāng)人名之曰“通判泉”。泉分五眼,依序為飲用水、洗菜、洗衣、洗污物等不同功能。井面以大石板鋪筑,
歷史沿革:
宋屬仁榮鄉(xiāng)。
元屬仁榮下鄉(xiāng)。
明清稱仁榮下鄉(xiāng)十七都。
民國時屬水口寨區(qū)衛(wèi)坊鄉(xiāng)。
新中國成立初屬第七區(qū)。
1958年成立紅東人民公社。
1960年改稱洪墩公社。
1961年分為洪墩、張?zhí)苾蓚公社。
1980年公社社址遷到衛(wèi)閩,改稱衛(wèi)閩公社。
1984年12月,從衛(wèi)閩鄉(xiāng)分設洪墩鄉(xiāng)。
1992年11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