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漈下村 | 隸屬:甘棠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350923202214 | 代碼前6位:350923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qū)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建在水漈之下,故名。
榮譽排行:
2012年12月,漈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08年10月,漈下村入選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紹:
漈下村地處屏南縣境之西南部,文筆山南麓盆地之龍漈溪畔。海拔高度 802米,距縣城15公里;福建歷史文化名人甘國寶(1709-1776)的祖居所在地,于明正統二年(1437)肇基。全村人口1700多人,368戶;保留有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標志性建筑是明代古城樓和馬氏仙宮。有清乾隆皇帝御賜“!弊重、甘國寶指虎畫和民間習武器械石鎖石蛋等存世。全村沿襲習武之風。
“漈水安瀾”四個字是題寫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下村的明代城樓上。仰瞻蒼勁大字,細品緩緩甘溪水流,感覺中水流墨韻,墨行水脈,“漈水安瀾”寫下了龍漈甘溪的水脈流態(tài),跌水成漈,宕流水緩,流緩安瀾;透出了繁衍在這一帶的甘姓子
歷史沿革:
屏南建縣之前,漈下歸屬古田縣,舊稱古田縣橫溪里二十二都龍漈村。
屏南建縣后,于乾隆元年(1736)改稱屏南縣橫溪里十都龍漈村,簡稱龍漈洋,俗稱漈下。
1937年屏南設區(qū)署,漈下為漈下保,并為聯保辦事處所在地。
1940年為鄉(xiāng)公所所在地。
解放初屬長橋區(qū)漈下鄉(xiāng)。
1958年為甘棠公社漈下大隊。
1984年改甘棠鄉(xiāng)漈下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漈下村附近有白水洋鴛鴦溪、南山漈、閩東北廊橋、屏南文廟、后龍古建筑群、宜洋景區(qū)等旅游景點,有屏南老酒、屏南米燒兔、屏南李、一捧雪、屏南夏香菇、鷲紅工夫紅茶等特產,有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屏南平講戲、屏南四平戲、屏南雙溪鐵枝、甘國寶傳說故事、紅粬黃酒釀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