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蘇村隸屬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金井鎮(zhèn),位于金井鎮(zhèn)北部,北間隔湖流溝(烏漏溝),與深滬華海村、華山村交界,南與新市村相依,東臨埔宅村,西毗山頭,距金井鎮(zhèn)政府駐地3公里。截止2008年,轄區(qū)面積:1629畝,602戶,2343人。山蘇村由溝頂、新鄉(xiāng)、中寮、后寮、五塊寮、槍寮六個片區(qū)組成。
地名含義
相傳宋時,其地有個蘇純安秀才,年半百,膝下有女,愛如掌上明珠,故于宅中為其女修筑一座梳妝樓!笆釆y”與“蘇莊”諧音,村名由比而來。明清曾有郭、安、柯、陳、施、莊姓氏在此一帶定居,周邊是一片荒郊。今僅施、安兩姓有住戶。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深滬坫頭村施答公于嘉慶元年(1796年)率次子國排擇居溝頂村。隨后,衙口等村施氏相繼聚姓溝南,取名溝下村。當時,拓荒者用樹木作梁柱架屋頂,取桿草籬周邊、蓋厝面。人們稱之“寮內”,俗稱“蘇莊埔”,隸屬“沙崗”之一。1950年民主建政,山頭、新街和華山、華海并入山蘇鄉(xiāng)。初時以“蘇山鄉(xiāng)”報批,后發(fā)現(xiàn)羅溪區(qū)也有個“蘇山鄉(xiāng)”,即更名“山蘇鄉(xiāng)”。村名、體制沿襲至今。別稱:蘇莊鋪、寮內。
歷史沿革
明、清屬十五都。民國33年(1944年)屬金井鎮(zhèn)蘇元保。建國后,1956年屬金井區(qū)埔坑鄉(xiāng);1961年屬金井公社山蘇大隊;1984年改金井鎮(zhèn)山蘇村委會。
氣候與物產經濟
年平均氣溫20至30攝氏度,屬亞熱帶氣候,村中除種植甘薯、花生、大小麥等農作物外,注重發(fā)展中小企業(yè),主要為服裝廠,中外合資來料加工廠等。
交通運輸
在改革開放和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帶動下,該村環(huán)村公路鋪設已經完成,公路連接泉州至圍頭公路。
名勝古跡
清嘉慶年間(1976年—1820年),村東建有蘇興宮;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村西建有蘇安宮。
山蘇村附近有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圍頭村、圍頭灣、靈源山旅游景區(qū)、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qū)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柯派高甲戲、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jié)(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金井鎮(zhèn)·山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