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是大理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六詔與河蠻并存時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為大理河蠻的城邑,隋史萬歲曾駐兵于此,因而稱“史城”或“史賧”,唐代南詔的故都亦曾建于此,時稱大厘城,當時已時“邑居人戶尤眾”,是南詔時期“十瞼之一”。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置益州郡靈24縣,喜洲屬葉榆縣址。
漢武帝采取“守令治其人,酋長世其官,不相侵奪”的政治策略,河蠻大多姓多居于喜洲一帶,成為西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之一,民間也多以喜洲為白國本部。
東漢時期改屬永昌郡,改稱葉榆縣,蜀漢時期屬云南郡,晉及南北朝屬東陽河郡,隋代屬昆州。
唐初為羈縻匡州地,唐玄宗天寶年間為南詔所據(jù)。
自設葉榆縣,歷840年。
南詔時在喜洲一帶設大厘瞼,又稱史瞼,為南詔十瞼之一,是中央政權直接統(tǒng)治的地方。
瞼若州,為南詔中心城市,并于上關筑龍口城。
《大理縣志稿》載:“唐大歷十四年,異牟尋立功遷史城,貞元初始改筑羊苴咩城!焙髸x天福二年(937年),大理國時期,喜洲為喜賧。
南宋寶事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國,設太和三千戶所,領屬喜洲,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縣。
民國三年(1914年),太和縣改名大理縣,直屬云南省。
縣下設區(qū),區(qū)下設鄉(xiāng)鎮(zhèn),喜洲屬上鄉(xiāng)區(qū)。
民國十二年(1923年),大理縣轄四個區(qū),喜洲為第二區(qū)。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廢區(qū)設鄉(xiāng)鎮(zhèn)。
喜洲鎮(zhèn)為云滄鄉(xiāng)、五臺鎮(zhèn)。
1950年1月,為大理縣第二區(qū)。
1951年,為喜洲區(qū)。
1956年,小鄉(xiāng)并大鄉(xiāng),設周城鄉(xiāng)、文興鄉(xiāng)、五臺鄉(xiāng)、金沙鄉(xiāng)、作邑鄉(xiāng)。
1958年,喜洲鎮(zhèn)分別屬于大理市東風人民公社和大理市紅旗人民公社。
1960年,沙村、金河、河矣江屬大理縣洱海區(qū)人民政府,1964年撤銷洱海區(qū)人民政府,劃回喜洲區(qū)。
1961年,撤銷大公社,分為喜洲、灣橋公社,南以作邑為界。
1962年,改為喜洲區(qū)。
1983年,為喜洲區(qū)。
1985年,喜洲區(qū)改為喜洲鎮(zhèn)人民政府,后經省政府批準,設為建制鎮(zhèn)。
1994年,大理市人民政府確定,花甸藥材場行政區(qū)劃歸喜洲鎮(zhèn)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