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光寺,又名古井寺,位于大英縣蓬萊鎮(zhèn)古柏辦事處境龍歸山下。始建于隋朝大業(yè)二十三年(617年),后因遭兵火而毀。明洪武三十二年、正統(tǒng)八年、弘治十三年,住持原義先后重修寺廟。明末清初,因戰(zhàn)火寺廟再度化為灰燼。清康熙五十五年、道光二十三年,再度對寺廟進行了重修擴建,留下如今宏偉壯觀的四重堂寺廟。寂光寺由山門(魁星樓)、鐘樓、鼓樓、牛王殿、大雄寶殿、金輪殿、念佛堂、齋堂、儲經(jīng)樓組成,是明清兩代的古建筑群。魁星樓共兩層。二樓上供有魁生點斗和靈官菩薩。山門兩邊是廂房,門前石拱橋橫跨古井小溪,橋的另端是一座高約兩丈,寬一丈三尺的石制花牌坊,牌坊之下是一洞橋,石刻花草鳥獸、人物石鼓。牌坊兩邊是一對遙遙相望、威……[詳細] |
大英天保鎮(zhèn)的戴氏祠,這所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宗祠,展示的是明清時湖廣填川的移民史。戴氏祠位于大英縣天保鎮(zhèn)柏桂總支李廣溝村,坐北朝南,是川中獨具特色的磚雕牌樓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積3016平方米,建筑面積1535.82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是明末清初時湖廣填川移民中之戴姓家族宗祠,屬戴孔謨之后裔集建。以磚、木、石結(jié)構(gòu)修造,穿斗臺梁混合式結(jié)構(gòu),由中軸線上的磚雕牌樓、戲樓、中堂、正堂與兩側(cè)廂房、廚房等形成的完整的復四合院。戴氏祠堂建筑工藝總體大氣磅礴,細節(jié)處又不失精巧,祠堂內(nèi)的磚雕、石雕、木雕集圓雕、透雕、鏤空雕、深淺浮雕技藝于一身,栩栩如生,十分精美,雕刻的各種人物、動物數(shù)量繁多……[詳細] |
長江壩遺址地處大英縣回馬鎮(zhèn)梨園村東300米處。該遺址分布在涪江右岸的臺地上,遺址分布面積約240000平方米,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800米。遺址范圍內(nèi)是大量的農(nóng)舍和農(nóng)田,地表散見零星瓦礫分布,為農(nóng)民翻土耕種中掘出。偏西位置原有古建筑賈公祠,是紀念唐代長江縣主薄賈島的祠堂,今已無存。祠東原有大墳包,封土堆原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據(jù)文獻記載,該墓疑為賈島衣冠墓或為宋代長江縣縣尉兼主薄崔毅墓。崔毅因敬慕賈島亦可能葬于祠旁。今墓葬封土堆亦無存,和賈公祠一樣地表已辟為農(nóng)田。沿涪江兩岸有一南北向、長約400米的斷面。斷面以東距涪江30—50米新修一弧形防洪堤。斷面高約2.5米—3.5米,因洪水沖刷……[詳細] |
郭子儀后裔清墓群位于遂寧市大英縣光明辦事處東南方八公里的崇英村,據(jù)墓志銘文可知,現(xiàn)存墓群是清代乾隆至同治年間逐步形成的清代墓群,它銘記了“湖廣填川”的重要史實,是立體的移民史教材,為研究郭子儀及其后裔變遷的實物資料。郭子儀后裔墓共有墓葬近一百處,雖-革破壞,但幸存的三十多處仍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及藝術(shù)價值。墓碑形式多樣,其石刻更是嘆為觀止,堪稱“書畫藝術(shù)”的寶庫,書法有顏、柳兩種體栽,一萬多字。繪畫為民間遺風,足見其大家風苑。目前,遂寧的仁人志士已將郭子儀后裔作為參觀敬仰之場所,載入了多種地方史志!端拇ㄈ請蟆贰ⅰ度A西都市報》等作了多次宣傳及闡釋。郭子儀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詳細] |
大埂子摩崖造像大埂子摩崖造像位于大英縣天保鎮(zhèn),坐東北向西南,鑿于長10米、高3米的崖壁上,共4龕,造像以觀音為主。大埂子摩崖造像是天寶九年的摩崖石刻造像,題記年代完整、明確,石刻原始形制保存較完好,是中國唐代佛教繁榮興旺的實物佐證,是古石窟寺研究、斷代、鑒定的珍貴資料。該處摩崖造像集半圓雕、透雕、深浮雕、淺浮雕技藝于一身,雕刻十分精美。雕刻的人物、花鳥頗具特色,造型豐富多姿,線條優(yōu)美流暢,神態(tài)栩栩如生,有曹衣出水、薄衣透體之美感。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及藝術(shù)價值。保護范圍:西以巖壁向前延伸5米至堡坎,北以4號龕北側(cè)外緣向北2米至堡坎,東至坡腳,南以1號龕南側(cè)外緣向南30米至梯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詳細] |
名稱:吉安寨遺址時代:明代地址:遂寧市大英縣古柏辦事處五鳳村吉安寨遺址位于遂寧市大英縣古柏辦事處五鳳村,為明代中晚期的防御工事,它為當?shù)匕傩斩惚芊撕疤颖馨咨徑虘?zhàn)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吉安寨遺址為橢圓形寨墻,多處寨墻建在險峻陡峭的巖石上,東西寨門給人“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陣勢。吉安寨遺址寨墻修造考究,石縫的連接處十分平滑,戰(zhàn)路線條伸展清晰,雖有因年代久遠而呈現(xiàn)的滄桑,但其總體構(gòu)造依然是氣勢宏偉,令人無不產(chǎn)生對當年戰(zhàn)亂的遐想。東寨門“吉安寨”三個大字完整無缺,通過布滿歲月滄桑的石級梯道走向寨門,有如叩醒存封的歷史。吉安寨遺址之“吉”與“安”不正是亂世百姓祈禱平安的鐵證么?目前,遠近皆有游人……[詳細] |
譚家大院時代:清地址:遂寧市大英縣象山鎮(zhèn)以東二公里的三溪村二社。譚家大院位于遂寧市大英縣象山鎮(zhèn)以東二公里的三溪村二社,為清乾隆時期的古代民居,也是譚家人氏貢奉列祖列宗的宗祠。它既反映當?shù)匕傩占雷媪曀,又是古建筑學的實物教材,還是中國建筑發(fā)展演變的重要資料。譚家大院是一座木雕藝術(shù)的寶庫,因地方偏僻又是譚氏宗祠而未被“文革”破壞。其古建不僅是清朝的代表作,而且還是研究清代畫風的參考資料。木刻不僅形式多樣,而且種類、風格都令人驚嘆,有高山流水圖、農(nóng)夫耕作圖、漁獵弋射圖、馬到成功圖、荷塘采蓮圖、小橋流水圖、鄉(xiāng)山庭院圖等等,共130余幅,大者氣勢襲人,小者精細入微,徜徉其間、流連忘返。目前,大英縣的諸多……[詳細] |
金鵬寺崖墓群及摩崖造像位于大英縣隆盛鎮(zhèn),東漢時期開鑿,呈一字形分布在金鵬寺半山腰上,墓群規(guī)模較大,共有十六座,形制基本相同,分后室、中室及前廳,墓寬2米,深9米,高2.5米。崖墓內(nèi)外皆有大小不等的宋代早期石窟寺,其造像刻于高4米、長約6米的紅砂石崖壁上,坐北朝南,共5龕造像,造像優(yōu)美,尤其以右邊崖上造像最具規(guī)模和藝術(shù)感染力,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及考古研究價值。保護范圍:以-龕摩崖造像為中心向四周外延5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北外延50米至坡頂,向西外延200米,向東外延150米,向南外延150米至前巖下大土。……[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