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AAAAA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離下關(guān)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yīng)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tài),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崇圣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永鎮(zhèn)山川”四個大字,頗有氣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三塔相傳建于南詔保和時期,近年來曾在塔頂發(fā)現(xiàn)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兩塔間距97.5米,與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勢,兩塔均為八斛形檐式空心……[詳細] |
杜文秀帥府位于大理市大理舊城南門內(nèi)正街。又名大理元帥府、杜文秀帥府,是清代咸豐、同治年間云南回族穆斯林起義領(lǐng)袖杜文秀建立的當?shù)孛褡遄灾握䴔?quán)所在地。清咸豐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義軍攻占古城大理,推舉杜文秀為“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建立大理政權(quán),改原來的大理提督府衙為帥府,F(xiàn)尚存帥府大門,紫禁城部分城墻,帥府內(nèi)堂大門,白虎堂及兩側(cè)廂房等建筑。起義失敗后,云貴總督岑毓英對帥府進行過改建。1988年維修后辟為大理市博物館。大理市博物館成立于1986年,是大理市文物收藏、研究與陳列的機構(gòu),屬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博物館建筑面積2650平方米,主要陳列有石器、陶器、青銅器、瓷器、玉器、石雕、玉雕、木雕、字……[詳細] |
云南提督府舊址位于大理古城復(fù)興路南部西側(cè),西連博愛路、南連蒼坪街、北至紅龍井。明代為分巡迤西道署,清康熙二年(1663年)云南提督駐扎大理,建為云南提督衙門。云南提督全稱云南提督總兵官,從一品,節(jié)制臨沅、鶴麗、普洱、開化、昭通、騰越六鎮(zhèn)總兵,直接統(tǒng)轄提標左中右三營,兼轄楚雄協(xié),武定、大理城守等營,是云南最高武官。云南提督下設(shè)中、左、右三營,轄馬戰(zhàn)兵九百名、步戰(zhàn)兵二千一百名、守兵九百名。云南提督的設(shè)置標志著清初云南綠營兵制基本形成。云南提督是一省最高軍事長官,肩負著維護清政府在云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統(tǒng)治的主要職責(zé),是領(lǐng)導(dǎo)“改土歸流”的主要軍事力量。清代二百五十年間,先后有五十多任提督駐守于此處理軍……[詳細] |
弘圣寺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南方,距古城僅一里許。弘圣寺塔為磚砌密增式中空方塔,塔為16級,塔高43.87米。塔的下部之3米為石徹,3米以上為磚砌。底層塔身6米見方, 正西面有青石砌成的塔門門框,門框上方有大理石浮雕的菩薩,其它三方亦有淺佛龕。塔檐用磚六層疊澀砌成,出檐2尺。 塔身在各層塔檐上皮逐級收臺,層寬與高度逐級縮小,每層塔身向正中開券洞2孔,佛龕2孔,各層互相交錯,左右各有凸起的亭閣式塔一座。塔頂豎有剎軸、覆釜,上置仰蓮及七層相 輪,相輪上有圓形銅皮寶珠及剎蓋,其尖為葫蘆形火焰珠,整個塔剎寶項高3米多,壯觀無比。 1981年國家曾撥款對弘圣寺塔予以重修和加固。維修時在塔剎鉛軸中及銅軸底面座上……[詳細] |
南詔太和城遺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七里橋鄉(xiāng)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距大理古城南7.5公里,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古城西起佛頂峰,以南延伸至洱濱村,長3350米,以北延伸至洱海岸邊,長3225米,全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太和城原為河蠻(白族的先民)所建立的城邑。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沼王皮羅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攻占太和城。次年(公元738年)以太和城為都城建立南詔政權(quán),直到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止,歷時42年,太和城是南詔前期的都城。山頂有金剛城,建有鶴頂寺,在洱海金梭島上建有南詔避暑宮,城內(nèi)立有著名的南詔德化碑,可供考察、游覽。太和城一直到明朝后才……[詳細] |
佛圖寺塔,民間稱為蛇骨塔,位于下關(guān)以北3公里,市郊鄉(xiāng)羊坪村原佛圖寺前,因寺得名。佛圖寺塔始建年代約為南詔勸豐祐時期,其造型與千尋塔相同。塔身正中鑲嵌著明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重修佛圖塔記》碑。塔通高30.07米,13級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有兩層臺基,塔門東向。塔身方4.5米,四壁厚1.4米、中空1.3米。第一層至四層呈直砌,第五層開始逐層收分。雙層?xùn)|西設(shè)佛龕,南、北設(shè)券洞,與塔心貫通,逐層交替上升。塔身內(nèi)空,為筒體結(jié)構(gòu),直通至十二級,塔門為方形洞門,洞門上用橫木作過梁,這是南詔時古塔的特點之一。1981年5月維修時,在塔剎基座內(nèi)出土觀音造像等52件文物,在塔門上部出土元代經(jīng)卷47年,為研……[詳細] |
清光緒元年(1874年),法國傳教士羅尼設(shè)購得房產(chǎn)一處,改為教堂,1925年大地震毀圮,F(xiàn)在的天主教堂是1930年在原址修建的。1985年,教堂經(jīng)全面修繕后,被列為“大理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教堂再次進行了全面的修繕。云南這些最美教堂,隱在深山藏于街巷教堂正立面門廊構(gòu)圖是白族傳統(tǒng)民居三疊水模式,屋頂一高二低,兩側(cè)屋頂側(cè)廊廈檐相交形成兩大串角。既有西方的浪漫格調(diào),又有白族傳統(tǒng)民居建筑風(fēng)格,飛檐斗拱,彩繪娟秀,是中外建筑及文化交融的藝術(shù)精品,是融各種建筑特色于一身的民族瑰寶,是中外宗教建筑中的一枝奇葩。2019年10月7日,大理天主教堂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大理銀梭島位于大理洱海東南,面積23300平方米,遺址分布于島的北部,現(xiàn)存面積約3000平方米。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進行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300平方米。遺址中心區(qū)文化堆積保存較好,最厚處達6.8米。遺址的中、上層堆積中含有大量的螺殼和遺物,現(xiàn)場對螺殼的采樣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螺殼尾部被人敲打過,以便于食用。出土大量遺物,其中以陶片最多,約有30噸,根據(jù)顏色和質(zhì)地,陶器可分為夾砂橙紅陶、黃陶、夾砂灰陶等。通過細篩篩選,獲取了大量的小動物骨骼和小件器物等,編號小件器物多達14000余件,可分為陶、石、骨、牙、蚌、玉、銅器七大類,以陶器、青銅器、石器等最引人注目。青銅器中,鍛打的青銅魚鉤制……[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