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山漾遺址在湖州城南7公里錢山漾東岸南頭的百廿畝村。這一帶是太湖流域的沖積平原,河流很多。四周有許多小山。錢山漾東西寬約1公里,南北長約3公里,是東苕溪的一段。東苕溪發(fā)源于天目山,經(jīng)德清,北流至湖州定安門南與驛西橋處,匯西苕溪注入太湖。由于東、西兩苕溪水匯合,往往形成河水逆流;波浪沖刷,使遺址遭受破壞,數(shù)以千計的陶片、石器、遍于灘野。遺址出土了原始社會時代的殘絹片和絲線,為我國迄今最早發(fā)現(xiàn)的絲織品,殘絹片采用平紋織法,其經(jīng)密、緯密每厘米各是四十根。遺址中,還出土了麻布片、麻繩等紡織品,說明當時太……[詳細] |
湖鎮(zhèn)舍利塔位于浙江省龍游縣湖鎮(zhèn)下街舍利塔院內(nèi)。始建年代已無考,但塔上第二、六層等多處銘文磚上有陽刻楷書“嘉祐三年七月江逵重造寶塔”等字樣,明確顯示了該塔重建于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年七月。2001年,湖鎮(zhèn)舍利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舍利塔為六面七層仿木樓閣式實心磚塔,高31.5米,基座每面寬2.3米,須彌座高1.6米。外部結(jié)構完全仿造木樓閣式結(jié)構,是仿木磚塔中的經(jīng)典之作。用磚頭做出木構樓閣式塔的形制來,這是它的獨到之處。塔的整體比例適度,形制修長,構造精巧,枋柱、斗拱、平……[詳細] |
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巖造像新昌大佛寺位于新昌縣城西南,在南明山與石城山之間的山谷之中。寺內(nèi)有大彌勒佛石像,寺外有隱鶴洞、鋸開巖、濯纓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勝景。寺始建于東晉永和年間(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觀5層,寺內(nèi)高大雄偉,巨大的彌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這座巨大的石像,雕鑿于懸崖絕壁之中,歷時約30年才全部雕成,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氣勢磅礴,經(jīng)測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詳細] |
國清寺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城關鎮(zhèn)北4公里處,是我國創(chuàng)立的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發(fā)源地,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臺寺,后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 國清寺曾毀于武宗滅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復,名列“五山十剎”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詔重建,至清末、民國時期又有增建。寺院占地2公頃余,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筑,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 國清寺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xiàn)存建筑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詳細] |
1、東錢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縣東錢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線。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 南宋時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學、美學、生態(tài)學等于一體的石刻藝術精品,它包括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道、宋太師越國公史詔墓道等。這些墓道長50米至數(shù)百米不等,現(xiàn)存較為完整。石刻造型比例適度,線條流暢,生動傳神。 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為核心。其墓道長200米,寬25米。整組……[詳細] |
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屬中式宅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倉前老街。在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的南端,余杭倉前的塘河畔,曾經(jīng)誕生過一位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就位于倉前老街的中段,包括故居本體、游客服務中心、國學研修中心、國學講堂和臨時展廳等部分。其中故居本體建筑面積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進一弄,由轎廳、正廳、內(nèi)堂、書房、避弄等組成,為晚清時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長,并度過了對其一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二十二個春秋。故居前三進為歷史場景的再現(xiàn),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時……[詳細] |
導游:位于紹興八字橋直街東端,廣寧橋、東雙橋之間,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重修于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地處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點,橋呈東西向,橋體為石壁石柱墩式石橋梁,三向四面落坡,其中二落坡下再設了兩橋洞,解決了交通問題,被稱為古代的立交橋。:橋面條石并列,長4.85米,橋高5米。橋上置欄,望柱頭雕覆蓮。橋合石壁式,高4米,東西兩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時寶——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橋下石壁轉(zhuǎn)角處被纖繩磨出的痕跡,至今歷歷在目,……[詳細] |
崇仁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崇仁鎮(zhèn)嵊州市西北部。崇仁古村鎮(zhèn)始建于唐,興起于南宋,繁榮于明清?箲(zhàn)期間,浙江大部分相繼淪陷,唯獨崇仁鄉(xiāng)紳智退日寇免遭踐踏,成為“孤島”。杭、紹、甬、溫等地商販云集,有商家280余家,市鎮(zhèn)建設與商業(yè)迅速發(fā)展。古鎮(zhèn)規(guī)模宏大,總面積達3平方公里,明、清、民國發(fā)展脈絡清晰,格局完整,古建筑數(shù)量眾多,從明至民國序列完整,類型豐富,有傳統(tǒng)的宗祠、民居、書院、廠房、店鋪、作坊、寺院、祠所、完整的近現(xiàn)代鄉(xiāng)鎮(zhèn)政權管理機構:法院、公所、警署等,體現(xiàn)了社會體制嬗變的歷史。崇仁村鎮(zhèn)建筑中……[詳細] |
古纖道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古纖道原名為“纖塘”、“遠道塘”、“纖道橋”。始筑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它沿瀟、紹、虞運河而建,從東向西貫穿紹興全境,綿延40多公里,與今天的杭甬鐵路、公路并行,是古代行舟背纖的通道和避風的屏障。古纖道從唐代修筑完成起,曾經(jīng)多次毀棄和重修。今存古纖道的中心部位在柯橋至南錢清一段,長達7公里,寬1.5~2米。纖道時而兩面臨水,時而一面靠岸,地勢時而險峻,時而平坦。處于水中的纖道,大約每隔二米砌一橋墩,用以調(diào)濟水源。橋墩上以三直一橫的條石平鋪,猶如水中的飄帶蜿蜒不絕,……[詳細] |
順溪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平陽縣。順溪古建筑群為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陳迢巖大屋坐西北朝東南,由主院及東西院落組成,主院沿中軸線依次列臺門、門廳、正廳、后廳(已圮),兩側(cè)分列廂房,總占地面積約605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210平方米。門廳梁架五檁三柱前后分心,正廳梁架十一檁六柱,五架抬梁式帶前后兩個雙步,局部構架用上昂結(jié)構,木雕精美;陳有相大屋坐北朝南,平面略成方形,通面闊37.97米,通進深41.97米,總建筑面積約1700平方米。建筑布局與梁架結(jié)構與陳迢巖大屋類似,唯用材更為考究,雕刻更為精美,前……[詳細] |
600多年歷史的白坦村現(xiàn)存40余幢明清及民國初期古建筑,福輿堂、務本堂規(guī)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福輿堂建于清嘉慶至咸豐年間,由兩條軸線、四房建筑組成,整體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六個院落,占地一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127平方米。村老年協(xié)會就入駐在第一院落。福輿堂匯聚東陽民居典型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復合三合院、四合院平面布局形式,全宅大量采用東陽木雕裝飾,也采用磚雕、石雕、書法、壁畫、堆塑等技藝。吳持浩說,保護很重要,這里常有人來檢查,房屋設有監(jiān)控、消防栓、煙感器等,電線是用鐵套管套著的,院落四角設……[詳細] |
紅十三軍軍部舊址-在五尺鄉(xiāng)五尺村五下村隔岸降山頭山東麓,坐西朝東偏南。系五間兩進、左右廊、懸山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1930年5月,浙南紅軍游擊隊正式組建為工農(nóng)紅軍第十三軍,軍長胡公冕,政委金貫真,政治部主任陳文杰,軍部即設于此,并以附近山區(qū)為根據(jù)地。紅十三軍直屬中央軍委領導,是當時編入正式序列的全國十四支紅軍之一,下轄三個團,共有6000人左右,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一百余次,曾攻克麗水、平陽、縉云縣城,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紅軍所到之處,宣傳十大政綱,開展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教育……[詳細] |
時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碧蓮鎮(zhèn)、花坦鄉(xiāng)、潘坑鄉(xiāng)、五公式鄉(xiāng)、東皋鄉(xiāng)、渠口鄉(xiāng)、大若巖鎮(zhèn)。亮點:建筑形制古樸,保留了北方木構的一些做法,同時又融入地方特色手法,是研究明代南北方建筑交流變遷的珍貴史料該建筑群由永嘉郡祠、孝思祠、季氏大宗祠、邵氏大宗祠、鄭氏大宗祠、謝氏大宗祠、葉氏大宗祠、陳氏大宗祠8座祠堂組成。楠溪江流域諸多古村落的形成源于中原戰(zhàn)亂,百姓南遷,其村落文化是中原文化與東甌鄉(xiāng)土文化交融的結(jié)晶,宗祠建筑是當時社會背景和宗族文化的寫照。其中頗富代表性的永嘉郡祠位于永嘉縣碧蓮鎮(zhèn)上村,是……[詳細] |
高氏家族墓位于浙江省樂清市北白象高岙村。高氏家族墓建于明代。墓地依山并環(huán)宗祠而筑,布局獨特,為高友璣及其家族成員墓地。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明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襄簡,著有《南屏遺稿》。其中高友璣墓最具規(guī)模、形制獨特,主體建筑為三座四柱三樓式神位牌樓組合而成,并將祖孫四代七人的墓碑按昭穆之制分列其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時代風格,實屬罕見。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分三組,中為高友璣及其祖父、父……[詳細] |
介紹:位于浙閩交界處的蒼南縣蒲城鄉(xiāng),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筑。唐宋以來素為戍守要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為防倭寇而建。蒲壯所城,原蒲州所城,后壯士所因孤立難守歸并于蒲州所,改蒲州所為蒲壯所,現(xiàn)稱蒲城。1996年,國務院公布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而成立文物保護管理所。 其城依山面海,南方正,北弧圓,平面呈“天圓地方”形。城墻周長2400米,高3-7米,底寬6-8米,頂寬4-7米,均用條 石和塊石分內(nèi)外各三層包砌,中間填夯土。東、南、西三座甕城都呈方形,城樓除西城樓已毀外,另二處尚存![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