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公路太平小尖山摩崖題刻位于漾濞縣,年代為1938年。滇緬公路太平小尖山摩崖題刻為大理州第八批文物保護(hù)單位![詳細(xì)] |
平坡石券橋平坡石券橋位于平坡鄉(xiāng)雞邑鋪村南約1公里處。橫跨于平坡和雞邑鋪之間的河谷上,該河流亦以此橋得名券橋河。始建年代不詳,橋單孔券拱型,依山就水而筑。橋孔高約7.2米,寬7.21米,橋身寬約4米,長20余米。拱下層用楔型石條,上層則以長方形石條鋪就,縱橫相連有序,拱面用石大小不一。原橋建有石柱護(hù)欄,造型優(yōu)美古樸。此橋……[詳細(xì)] |
太平順濞橋太平順濞橋位于太平鄉(xiāng)大哨子山下的順濞河中游,以河為界,西屬永平,東歸漾濞,該橋古名“勝備橋”又名“清漣橋”,為博南古道必經(jīng)之橋。《永昌府志》載該橋“在永平縣東北、為永順、龍陵、騰越通衢。引鐵索鏈為梁,上復(fù)板屋。道光六年(1826)三月,毀于火,知府陳廷捐資二佰兩首倡重修。經(jīng)兵燹毀,光緒二年署騰越總兵蔣宗漢重修……[詳細(xì)] |
彥龍山古墓群據(jù)墓碑刻記,該山古名彥龍山,在金牛松林村后約三百米(直線距離),古博南道要沖金牛屯(古街)上方。古墓群背靠蒼山。墳?zāi)褂许n姓、李姓、楊姓、許姓等上百冢。其中年代最早者為彝族韓姓墓,墓主,一名韓廷實(shí),立墓年代為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生墓),一名韓朝陽,立墓年代為明萬歷32年(公元1604年)。其余彝族楊……[詳細(xì)] |
平坡上村彝族墓群平坡上村彝族墓群位于平坡鎮(zhèn)對(duì)面的上村旁斜坡上,屬熊姓墓群。即為明初至民國年間的古墓。碑刻的家譜反映了當(dāng)?shù)匦苄占易逶谠摰氐姆毖芊种В⑴c當(dāng)?shù)匾妥逋^程。該墓群雕有許多精巧鳥獸花卉,堪稱石雕藝術(shù)精品(錄自《蒼山西麓之珠》)。……[詳細(xì)] |
坪尾村彝族(聶蘇支系)墓群坪尾村彝族(聶蘇支系)墓群位于平尾村東南1.5公里外的山中,總面積約675平方米。該墓群有20余冢古墓,其中《施清自敘碑記》記述了施姓始祖于萬歷年間從箭里柏邑場(chǎng)分支后,遷居到雙澗鄉(xiāng)坪尾村一帶,成為當(dāng)?shù)赝了,發(fā)展成至今數(shù)百人的一支世族的遷徙歷史。立碑時(shí)間為清嘉慶二十年(1815)![詳細(xì)] |
瓦廠蛇馬村彝族(臘羅支系)墓群瓦廠蛇馬村彝族(臘羅支系)墓群位于境內(nèi)白竹山南坡,漾江西岸,蛇馬村后面的嶺崗上。全面積約4800平方米。較早的古墳無碑,有文字記載的一塊墓碑為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立),古墓上雕有禽獸和花卉等紋飾浮雕![詳細(xì)] |
該崖畫地處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zhèn)金牛村東南方向約距三公里外的點(diǎn)蒼山半坡吃水箐,海拔2070米。該地形略呈交椅狀,中橫一緩坡,繪有崖畫的巨石臥于緩坡頂上。巨石系花崗巖質(zhì)。寬19.9米,高8.25米;崖頂有崖房,畫面基本平整;北偏東59度走向;崖下系泥質(zhì)平地。崖畫長5.6米、寬4米,總面積22.4平方米。崖面分別以土……[詳細(xì)] |
利涉坊利涉坊位于上街,詳址無考。建于明嘉靖年間,今無存。……[詳細(xì)] |
秀嶺連云坊秀嶺連云坊位于柏木鋪村。《徐霞客游記》載“……又二里,有數(shù)家夾道,大坊跨之,曰‘繡嶺連云’,言登嶺之始也,是為白木鋪”,該石坊60年代中期遺跡尚在,今無存。……[詳細(xì)] |
永昌勝景石坊《永昌府志》載:“柏木鋪前之東,入永昌遠(yuǎn)觀也!币杉礊槊耖g稱的石牌坊(今望江亭下石牌坊田路口)。今無存![詳細(xì)] |
萬年椿《永昌府志》載:“在縣東官莊,有石樁五尺余在外,入地不知其數(shù)”。今無存![詳細(xì)] |
銅牛《光緒永昌府志·雜記志》載:“在漾濞云龍橋東,形如犀牛,藉以鎮(zhèn)水,知縣郭存莊建”。今無存![詳細(xì)] |
銅柱《永昌府志》載:“唐中宗景龍?jiān)炅峦罗Π残U寇邊,姚嶲道游擊使唐九征敗之,于漾濞立銅柱以記功!泵骼钤枴妒T山記》云:“由捷路至繩橋?yàn)闈h求醬之路,至湍溪,為唐九征立銅柱地”,該銅柱地址不詳,記以備考![詳細(xì)] |
打牛坪打牛坪位于太平鄉(xiāng)平地村西南10公里處。《永昌府志》載:“相傳漢諸葛丞相南征至此,教當(dāng)?shù)赝寥耸古R源,故名打牛坪!薄C鞔诖嗽O(shè)土巡檢司![詳細(xì)] |
十九古街《永昌府志》載:“在漾濞大邑村,每年二月十九,四方客商與土人相貿(mào)易。相傳孔明南征擒孟獲于此地,土人往觀如市,沿而為街”。今每年縣傳統(tǒng)物資交流盛會(huì)地已遷至縣城,原十九街場(chǎng)地為居民住地![詳細(xì)] |
平坡“旌表節(jié)孝”石牌坊建于清同治五年(1867)。在原平坡區(qū)政府舊址大門左側(cè)約30米處,這是一座四方石柱的三孔牌坊,中間一孔寬2.5米,兩邊各寬2米。牌坊立四根大方石柱,中間兩根高4米,左右兩根各高3.5米。石柱邊寬均為40厘米,頂端各雕有一蹲石獅子。從地面向上高2.6米的牌坊的三孔架上,都用大橫石條鑲嵌著一塊與石條長……[詳細(xì)] |
“江流有聲”石刻該石刻原址在金牛村東南角約500米的公路下河邊。在一巨石斜面上一塊長1.75米,寬0.7米的長方形空間內(nèi),由右至左,橫書草刻有“江流有聲”四大字。字高約0.8米,寬約0.06米。該石刻為漾濞縣知事王協(xié)忠于1916年書題后令石匠鐫刻。現(xiàn)因修筑大漾路,已將石刻鑿切下來,遷至南面約百余米的公路邊,鑲砌于另一巨……[詳細(xì)] |
藤橋常住碑舊時(shí),平坡村北路口漾江面上曾建有一座藤子橋,是西岸向陽、石坪、高發(fā)三村通往平坡的重要橋梁。西岸橋頭立有一塊“藤橋常住碑”。碑高120米,寬0.57米,大理石。該碑于1958年被拆除,1966年被一村民背回石坪村用作桌面,F(xiàn)碑石猶存,但石碑一角斷落遺失,立碑年代無考。……[詳細(xì)] |
兩院禁約碑碑立于馬廠驛前鋪村口,碑高150厘米,寬80厘米,今猶存。碑文“凡上司經(jīng)過本驛蒙化府掌印佐二官不許遠(yuǎn)出迎送,違者以奔竟論黜!瘪R廠驛前鋪是古博南道上重要驛站,該地為原蒙化院道府轄區(qū)漾濞驛前鋪古道,而該段古道與永昌府轄區(qū)古道相連,故此碑為“蒙化院道府”和“永昌院道府”共同規(guī)定的禁約。憑此推斷立碑時(shí)間在康熙年間或……[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