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墓位于靈臺縣獨店鄉(xiāng)張鰲坡村西200米。墓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封土現(xiàn)高1.7、底徑8米,墓道朝西。1982年加固整修,并構筑圍墻等;矢χk(215--282),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晉代針灸醫(yī)學家,著有《針灸甲乙經(jīng)》等醫(yī)學經(jīng)典巨著。墓葬保存較好,對研究皇甫謐生平、事跡和我國中醫(yī)史有重要價值![詳細] |
靈臺工委紀念館位于靈臺縣城西城區(qū)文化中心。紀念館布展分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靈臺、人民解放軍三進靈臺、中共靈臺工委三部分,陳列共制作窯洞場景1組,制作展柜5組,展出照片66幅,繪畫拍照12幅,影視截圖2幅,連環(huán)畫2組10幅,圖表6幅,文版20余幅,展標浮雕1個,文獻實物20件,大刀、馬刀、“漢陽造”槍等文物31件(套),全面……[詳細] |
蔣家咀遺址位于靈臺縣百里鎮(zhèn)稔溝村南400米。是一處齊家文化與周代文物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采集有齊家文化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及少量灰陶片,飾繩紋、籃紋、附加堆紋,器形有罐、甕、斝;另有周代泥質、夾砂灰陶片,飾繩紋,器形有罐、鬲、盆。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隴東古文化的發(fā)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
齊家?guī)X遺址位于靈臺縣百里鎮(zhèn)稔溝村東北600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與齊家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2.5米,暴露有灰坑、居址和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陶片為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飾細繩紋、附加堆紋,彩陶紋樣主要為黑彩弧線三角紋、勾葉圓點紋,器形有斂口缽、盆、甕、尖底瓶等;齊家文化的陶片為夾……[詳細] |
靈臺明昌鐵鐘位于靈臺縣城內(nèi)寺嘴子。金明昌七年(1196)鑄,原在寺嘴一寺院中,據(jù)《靈臺縣志》載,該寺建于唐中和年間,宋、金時擴建,明崇禎時寺院被焚。鐘現(xiàn)存縣博物館。鐘為鐵質,人頭鈕、敞口,有19個擊鐘牙,通高3.3、口徑1.78米。掛環(huán)圓頂以下0.7米內(nèi)鑄蓮花、云紋圖案。再下鐘身分三層每層各10格,上層8格內(nèi)鑄“皇帝萬……[詳細] |
姚李遺址 位于靈臺縣吊街鄉(xiāng)姚李村南側。是一處齊家文化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5米,暴露有灰坑、墓葬、居址。采集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籃紋、粗繩紋、附加堆紋、錐刺紋,器形有敞口雙耳罐、平底盆、鬲,并采集到石斧、石鑿。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齊家文化的內(nèi)涵與發(fā)展情況有重要價值。……[詳細] |
告王河墓群位于靈臺縣吊街鄉(xiāng)告王村西北5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暴露土坑墓多處,地表有厚0.3--1.5米的灰層。曾出土灰陶罐、灶、倉和銅鏡等。墓葬保存較好,對甘肅西漢墓葬的分期斷代和西漢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詳細] |
東莊墓群 位于靈臺縣新集鄉(xiāng)崖灣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暴露有豎穴土坑墓數(shù)座。1982、1983年先后清理墓葬2座,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出土“并伯作寶彝”銅甗等40余件。地表散見繩紋紅陶片和灰陶殘片![詳細] |
景村墓群 位于靈臺縣獨店鄉(xiāng)景村西300米。面積約8000平方米。1988年清理墓葬2座,相距5.8米,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出土陶鬲、陶罐和銅簋、鼎、鬲、觶、戈多件以及蚌飾、海貝等器物50余件,其中蚌飾海貝用綢緞包裹,蚌飾用細繩穿聯(lián)。地表散布黑灰色夾砂細繩紋陶片。墓葬保存較好,也是我省發(fā)現(xiàn)保存西周墓最多的一個地點,對商……[詳細] |
草脈殿遺址位于靈臺縣什字鎮(zhèn)丁家溝村西南800米。是一處齊家文化遺存。面積約3.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2.5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和長方形窖穴,窖穴內(nèi)藏谷粒。采集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繩紋、籃紋、附加堆紋、劃紋,器形有罐、缽、盆。另外還采集有石斧。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齊家文化的內(nèi)涵和發(fā)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
西堡子山遺址位于靈臺縣梁塬鄉(xiāng)橫渠村北1公里。是一處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與齊家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6米,暴露有墓葬、居址和灰坑。采集有細泥、夾砂紅陶片和殘石斧、骨鑿。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陶片主要飾細繩紋,器形有尖底瓶、缽等;齊家文化陶片主要飾繩紋、籃紋,器形有罐、鬲。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廟底溝類……[詳細] |
陽面嶺遺址位于靈臺縣梁塬鄉(xiāng)杜家溝村東1公里。是一處齊家文化遺存。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3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和窯址。采集有夾砂紅、灰陶片及泥質紅陶片,飾繩紋、籃紋,器形有罐、盆、鬲;另有石斧和石鑿。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齊家文化的內(nèi)涵和發(fā)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
靈臺文廟位于平?jīng)鍪徐`臺縣職教中心院內(nèi),占地面積約3084.5平方米,現(xiàn)存大成殿及5棵古樹。 大成殿位于廟院北側,坐北面南,為磚木混泥土結構建筑,面闊七間,進深四間,通高12米。 殿內(nèi)8根木檐柱,高3.7米,胸圍1.58米。承梁柱共14根,前后各6根,左右各2根,柱高4.1米,東西山墻各3根圓柱,后山墻8根圓柱,……[詳細] |
靈臺縣博物館是位于縣城邊荊山山腰,其前身為1935年設立的民眾教育館,1986年8月正式成立,現(xiàn)為國家三級博物館。該館占地3335平方米,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764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200平方米。館藏文物總數(shù)為7359件,其中一級文物44件,二級文物441件,三級文物1166件。西周、秦漢青銅器為該館……[詳細] |
時代:新石器時代、西周、漢橋村遺址位于靈臺縣西屯鎮(zhèn)北莊村橋村社一帶,面積70萬平方米。屬齊家文化、周代和漢代。1977年發(fā)現(xiàn),1978年秋,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進行了試掘,發(fā)掘面積95平方米。遺址文化層厚1~7米。遺跡主要有齊家文化和西周的袋狀灰坑、不規(guī)則灰層、白灰面半地穴住室、夯土基址、祭祀坑、墓葬等。遺物有石器(……[詳細] |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商西山遺址位于靈臺縣中臺鎮(zhèn)許家溝村唐家河社西側的西山東南部達溪河流域下游,面積20萬平方米。屬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間雜有秦漢時期遺存。1987年發(fā)現(xiàn)。遺址斷面上暴露有較多文化層,厚1~4米。遺跡主要有袋狀灰坑、條形灰層、紅燒土堆積層、白灰硬面半地穴住室、房屋基址等。遺物主要有石斧、石錛、石刀、石環(huán)等石……[詳細] |
圪瘩廟圪瘩廟位于新開鄉(xiāng),形似鰲首的山頭,玲瓏剔透,別具一格,稱作新開山,建有廟宇,寺院內(nèi)一棵木瓜樹,其齡幾百年,軀干老態(tài)龍鐘,樹頂枝葉茂盛,自一瓦室出。此山寺廟始建于明永樂年間,清嘉靖元年(1506),新開人再次擴修,并命名“慈士院”,又稱“圪瘩廟”,距此不遠處有蛟城廟一座,廟內(nèi)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數(shù)尊,明代殿堂一座。……[詳細] |
牛弘墓牛弘墓位于新開鄉(xiāng)牛村。牛弘歷閱西魏、北齊、北周、隋四朝,隋時任秘書監(jiān)、吏部尚書等職。曾應召刪修刑律,撰《大業(yè)律》18篇500條,并參與修定音律,正定新樂。……[詳細] |
牛僧孺墓位于靈臺縣新開鄉(xiāng)牛村南300米。墓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封土平面呈圓形,殘高2.7、底徑5米。地表散見素面瓦片。墓南30米處暴露有石砌建筑基址。牛僧孺(780--848),字思黯,安定鶉觚(今靈臺縣東北)人,憲宗時為御史中丞,穆宗時任宰相,敬宗時加封中書侍郎、封奇章郡公、集賢殿大學士,兼修國史。僧孺、李宗閔為……[詳細] |
古靈臺·荊山森林公園AAAA 古靈臺·荊山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qū)。景區(qū)自縣城延及中臺山和東溝景觀湖,占地6660余畝,包含古“靈臺”、荊山森林公園和縣博物館三個主要景區(qū),人文與自然水0融,景觀價值極高。古靈臺是周文王征服位于今靈臺縣百里鎮(zhèn)一帶的密須國后,筑臺祭天以慰靈昭德的所在。現(xiàn)在的“靈臺”為1985年第三次重建,主體建筑為“文王祭天臺”和碑廊……[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