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街道辦事處南0.93千米處。 1956年3月建立柴橋鎮(zhèn)居委會,后更名柴橋鎮(zhèn)第二街道,1992年稱柴橋蘆北居委會,2001年7月稱蘆北社區(qū)居委會。 轄沃家等9個小區(qū),面積0.7平方千米。 社區(qū)居委會2003年遷址蘆江北路36號。 居民樓88幢。 1423戶,3082人。 有街道辦事處、廣電站、文體站、柴橋中學、柴橋小學等單位。 |
位于街道辦事處西南1.2千米處。 1956年3月建立柴橋鎮(zhèn)第一街道居委會,1992年稱蘆南居委會,2001年7月由原蘆東、蘆南、蘆西和立新4個居委會合并建立蘆南社區(qū),屬農(nóng)居混合社區(qū)。 轄蘆東(一村)等5個小區(qū),社區(qū)居委會駐薪橋南路158號。 面積0.6平方千米。 1149戶,2108人。 有柴橋老街南路、薪橋南路街市等建筑及公交公司柴橋站、柴橋中學等單位。 |
位于街道街道辦事處北1.6千米處。 1964年3月由穿山村非農(nóng)戶組建居委會,稱穿山居委會。 2003年稱穿山社區(qū)居委會,屬農(nóng)居混合型社區(qū)。 面積1.5平方千米,社區(qū)居委會駐穿山村后大街50號。 510戶,779人。 |
位于街道辦事處西側(cè)0.837千米處。 1995年5月協(xié)和石化企業(yè)征田,全村拆遷至萬景山路北側(cè)和紅光村,新建養(yǎng)志一村、養(yǎng)志二村,合稱養(yǎng)志新村。 2001年8月建立養(yǎng)志社區(qū)。 由于失田,成立居委會,2003年改稱養(yǎng)志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社區(qū)居委會駐柴橋街道萬景山西路29號。 面積0.036平方千米。 居民樓28幢。 415戶,1113人。 |
位于街道辦事處西北0.39千米處。 2012年2月建立。 面積0.76平方千米,轄蘆江小區(qū)等8個小區(qū),社區(qū)居委會駐和諧路222號。 居民樓114幢。 205戶,562人。 有蘆瀆中學、蘆江書院、柴橋?qū)嶒炐W等單位。 |
2020年8月,因轄區(qū)行政村規(guī);{(diào)整,撤銷王家麓村、上龍泉村、下龍泉村、甘溪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蘆源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居委會暫駐柴石社區(qū)。 區(qū)域面積12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890名。 |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從柴橋洪溪遷入。 1950年8月屬鎮(zhèn)東鄉(xiāng),1953年10月稱柴橋鎮(zhèn)五村,1956年3月稱柴橋鎮(zhèn)第一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柴橋管理區(qū),1961年9月為柴橋公社沃家大隊,文革期間一度改為紅星大隊,1980年10月復原名,1983年稱柴橋鎮(zhèn)(2003年8月改稱柴橋街道)沃家村至今。 面積約1.5平方千米,轄沃家1個自然村,村委會駐環(huán)鎮(zhèn)北路227號。 290戶,637人。 |
村民主姓胡,明弘治年間(1488-1505)從柴橋車遷入。 1949年8月稱柴橋鎮(zhèn)一村(上街頭)、二村(樟漕頭)、三村(田洋湖),1956年9月合稱柴橋鎮(zhèn)第二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柴橋管理區(qū),1961年10月稱柴橋公社田洋大隊,文革期間一度改名萬紅大隊,1981年7月復原名,1983年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稱柴橋街道)田洋村。 轄一村等3個自然村,村委會駐田洋牧場5號。 面積0.6平方千米。 234戶,528人。 |
村民主姓周、虞、謝。 周姓,明洪武年間(1368-1398)從上周村遷入;虞姓,清道光年間(1821-1850)從大碶扎馬遷入。 1950年8月為山門鄉(xiāng)四村、五村,1956年3月稱紅光、樓下高級社(后樓下社并入紅光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柴橋管理區(qū),1961年10月稱穿山公社紅光、樓下大隊,1970年4月合稱柴橋公社紅光大隊,1983年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8月稱柴橋街道)紅光村至今。 面積0.7平方千米,原轄洞橋頭等5個自然村,2011年6月因開發(fā)建設需要,袁家、堰頭張、山下張自然村整體拆遷,洞橋頭和樓下張自然村部分拆遷,村民安置于蘆灣家園。 今轄2個自然村。 村委會駐洞橋頭18號。 861戶,1588人。 |
村民主姓沃,后周末至北宋初從江蘇省蘇州遷入。 1949年8月屬霞浦鄉(xiāng),1950年8月稱洪岙鄉(xiāng)二村,1956年3月稱穿山鄉(xiāng)洪溪高級社,1957年3月屬洪山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洪山管理區(qū),1961年為穿山公社洪溪大隊,1970年4月為柴橋公社洪溪大隊,1983年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稱柴橋街道)洪溪村至今。 面積1.6平方千米,轄鄭家等3個自然村,村委會駐鄭家9號。 271戶,688人。 |
系南宋宰相史浩后裔。 淳熙年間(1174-1189)史浩后裔從鄞州區(qū)東錢湖下水村陸續(xù)向外分遷,其中一支族在上史村筑宅繁族。 1949年8月稱霞浦鄉(xiāng)十五村,1950年8月稱洪岙鄉(xiāng)三村,1956年3月稱穿山鄉(xiāng)上史高級社,1957年3月屬洪山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洪山管理區(qū),1961年稱穿山公社上史大隊,1970年4月為柴橋公社上史大隊,1983年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稱柴橋街道)上史村至今。 面積1.3平方千米,轄上史家等2個自然村,村委會駐上史家240-2號。 260戶,611人。 |
村民主姓沃,約在后周末至北宋初從江蘇省蘇州遷入,迄今已42代。 1949年8月稱霞浦鄉(xiāng)十四、十五村,1950年8月稱洪岙鄉(xiāng)四村,1956年3月稱穿山鄉(xiāng)洪岙高級社,1957年3月屬洪山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洪山管理區(qū),1961年8月為穿山公社洪岙大隊,1970年4月為柴橋公社洪岙大隊,1983年10月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稱柴橋街道)洪岙村至今。 面積約2.5平方千米,轄洪岙等2個自然村,村委會駐洪岙248號。 368戶,880人。 |
村民主姓林,清康熙年間(1662-1722)從福建遷入。 1949年8月稱柴橋鄉(xiāng)一村,1953年10月稱鎮(zhèn)東鄉(xiāng)五村,1956年7月與蘆江村合稱柴橋鎮(zhèn)第四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柴橋管理區(qū),1961年8月稱穿山公社水芹大隊,1970年4月為柴橋鎮(zhèn)公社水芹大隊,1983年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稱柴橋街道)水芹村至今。 轄四腳亭等4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四腳亭68號。 面積0.4平方千米。 217戶,546人。 |
村民主姓潘,系蒙古族后裔,元朝遷入。 1949年8月稱柴橋鄉(xiāng)七村,1950年8月稱鎮(zhèn)東鄉(xiāng)三村,1956年3月與水芹村合稱柴橋鎮(zhèn)第四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柴橋管理區(qū),1961年8月稱穿山公社蘆江大隊,文革期間曾稱紅衛(wèi)大隊,1970年4月稱柴橋公社蘆江大隊,1983年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稱柴橋街道)蘆江村至今。 轄蘆江1個自然村,村委會駐蘆江南1號。 面積0.42平方千米。 278戶,663人。 |
村民主姓鐘,明萬歷年間(1573-1620)從柴橋外鐘遷入。 1949年8月屬柴橋鄉(xiāng)八村,1950年8月稱鎮(zhèn)東鄉(xiāng)四村,1956年3月稱沙溪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柴橋公社后所(穿山)管理區(qū),1961年10月稱穿山公社沙溪大隊,1983年10月改稱柴橋鎮(zhèn)(2003年8月稱柴橋街道)沙溪村至今。 面積4平方千米,原轄青墊橋等7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廟橫(青墊橋)6-1號。 面積4平方千米。 533戶,1382人。 2009年因開發(fā)建設需要,上楊、小灣2個自然村整體拆遷,村民安置于蘆灣家園。 廟橫(青墊橋)、陳家、西岙、上鐘、周家自然村部分拆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