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間山西屯留縣遷民于此定居,因原遷處名“屯思”,遷此后仍稱“屯里村”。后居者漸多,改稱大屯。后興起集市,遂稱大屯集。 |
宋朝與北國打仗時,此地為北宋營地。明洪武年間,黃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命名黃營。 |
宋朝與北國打仗時,此處為北宋營地。明洪武年間,裴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為裴營。 |
明洪武年間,自山西洪洞縣遷民于此地落戶,固定下來,取村名下固。后來感覺“下”字不雅,隨后將“下”字改為“夏”,故名夏固。 |
1420年,因當時從山西洪洞縣遷民四戶,其中有姓解、李、高、賈等四姓,遷此地落戶后,因該地棗樹較多。 |
明洪武年間,當時從山西洪洞縣遷民四戶,其中有姓解、李、高、賈等四姓,遷此地落戶后,因該地棗樹較多,故名高棗格。 |
明洪武年間,始祖盧公自成,自山西洪洞縣遷至城西五里居住,子孫世代繁衍耕讀。因西有西趙樓,隨取名東趙樓。 |
唐宋年間此處有一老爺廟,廟內(nèi)香火旺盛,廟東有一燕京至東京的官道,道旁由郝氏,王氏,李氏三姓人家在此開設(shè)了三家客棧,古稱此地“三家大店”,也稱“三家店”,三家店的村名一直延用至民國(民國縣志、民國縣域圖均可查證),后遷民于此定居后,因在老爺廟南有一洼地常年有水,水面波浪涌動,取村名為“波里”。 |
明朝末年,從山西省洪洞縣搬于此地,因生火爐打鐵者較多,取名“爐洞樓”,約在1935年前后改為爐里。 |
古時此地有一條南北大道,一戶人家在道旁以開店為生,后成為一個村莊,取名店上。 |
明洪武年間,徐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得村名徐家。后因村莊擴大,分為東、西徐家,靠東為東徐家。 |
明洪武年間,徐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故而得名徐家。后因村莊擴大,分為西、東徐家,此村靠西故名西徐家。故名。 |
裴村原名裴店,始建于1414年,建成于1415年10月。后來和店上村分開后,因村民大部分姓裴,故名為裴村。 |
據(jù)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清豐縣志》記載:明初有規(guī)模不大的紀莊村,位于現(xiàn)在李、陳、東紀莊三村之間。明洪武年間二十一年(1388),來自山西洪洞縣的遷民,在原紀莊周圍居住,后人多依據(jù)居住方位在原紀莊村東建立新村,故名東紀莊。 |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清豐縣志》記載:此村東南處原有規(guī)模不大的紀莊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來自山西洪洞縣的陳姓遷民在其西北居住,遂取村名博義陳,后演變?yōu)殛惣o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