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初置永寧集(今西老寨),設(shè)鄉(xiāng)里。 永樂年間沙河南岸子午街(今老街)一帶,置周家口,亦設(shè)鄉(xiāng)里。 清分屬陳州府淮寧縣、商水縣。 1932年,屬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8年,設(shè)立周口市,屬淮陽專區(qū)。 1952年,撤銷周口市改為周口鎮(zhèn),屬商水縣(縣治移設(shè)周口鎮(zhèn))。 1953年,周口鎮(zhèn)改設(shè)周口市,與商水縣分治。 1958年,周口市改為周口鎮(zhèn),屬商水縣。 1965年7月,設(shè)周口地區(qū),行政公署駐周口鎮(zhèn),11月周口鎮(zhèn)改為專轄鎮(zhèn),再與商水縣分治。 1980年,復(fù)設(shè)縣級(jí)周口市(商水縣治遷回商水縣城)。 2000年,撤銷周口地區(qū)和縣級(jí)周口市,設(shè)立地級(jí)周口市,原縣級(jí)周口市改設(shè)川匯區(qū)。 |
傳伏羲氏都于此,稱宛丘。 炎帝神農(nóng)氏易名為陳。 周武王封舜后虞遂于陳,首建陳國。 春秋末年(前479),楚滅陳國置陳縣。 秦置陳郡,治陳縣(今淮陽區(qū))。 秦二世元年(前209),陳勝、吳廣在此建張楚政權(quán)。 西漢高祖七年(前200),置淮陽郡,十一年(前196),置淮陽國。 東漢章和二年(88),淮陽國改為陳國,獻(xiàn)帝時(shí)改為陳郡。 三國魏太和六年(232),改陳郡為陳國,后復(fù)為陳郡。 西晉武帝為梁國治,惠帝復(fù)陳郡。 北魏陳縣廢入項(xiàng)縣(治在今槐店),屬陳郡。 東魏屬北揚(yáng)州。 北齊屬信州,治陳郡,并移項(xiàng)縣于此。 北周為陳州治。 隋開皇十六年(596),改為宛丘縣,屬陳州。 大業(yè)初廢州置淮陽郡。 唐及五代復(fù)為陳州治。 宋宣和元年(1119),改屬淮寧府。 元復(fù)屬陳州。 明廢宛丘縣入陳州,屬開封中書省。 清雍正二年(1724),為直隸州,十二年(1734),升為陳州府,改宛丘縣為淮寧縣。 1913年,改淮寧縣為淮陽縣,屬豫東道。 1914年,屬開封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淮陽專區(qū)。 1953年,屬商丘專區(qū)。 1959年,屬開封專區(qū)。 1962年,又屬商丘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2000年,屬周口市。 2019年,撤銷淮陽縣,改設(shè)周口市淮陽區(qū)。 |
商夏時(shí)屬豫州。 春秋時(shí)北部屬鄭,南部屬陳。 戰(zhàn)國時(shí)北部屬魏,南部屬楚。 秦屬三川郡。 西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始置扶溝縣,屬淮陽國。 神爵三年(前59)在境內(nèi)汲鄉(xiāng)設(shè)新汲縣,屬潁川郡。 東晉建武元年(317)廢扶溝縣入新汲縣。 北魏登國元年(386)復(fù)置扶溝縣。 太平真君七年(446)陽夏縣(太康縣)并入扶溝縣。 太和十二年(488)復(fù)置陽夏縣。 隋大業(yè)十四年(618)廢新汲縣入扶溝縣。 唐武德四年(621)在縣城北置北陳州,扶溝屬之,同年廢北陳州,改屬洧州。 貞觀元年(627)屬許州。 天寶元年(742)屬河南道潁川郡。 后梁屬東都開封府。 后唐屬汴州宣武軍。 后晉、后漢、后周屬東京開封府。 宋屬京畿開封府。 建隆元年(960)在縣北置通許鎮(zhèn)。 咸平五年(1002)析通許鎮(zhèn)為咸平縣(今開封通許縣)。 金屬南京路開封府。 元屬汴梁路。 明洪武元年(1368)屬河南省開封府。 清順治十六年(1659)屬陳州府。 雍正二年(1724)屬直隸州。 1913年屬豫東道。 1914年屬河南省開封道。 1927年屬豫東行政區(qū)。 1931年屬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淮陽專區(qū)。 1953年屬許昌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2000年屬周口市。 |
夏屬豫州。 商屬王畿。 周歸陳,陳滅歸楚。 秦屬潁川郡。 西漢始置西華、長平二縣,屬汝南郡。 東漢因之。 三國魏屬汝南郡。 西晉省西華入長平,屬潁川郡。 南朝宋復(fù)置西華、長平二縣,屬陳郡。 北齊省長平入西華,屬信州。 隋開皇元年(581)改為柳城。 十八年(598)改名鴻溝,徙治潁水北(即今媧城街道)。 隋大業(yè)元年(605)復(fù)稱西華,屬淮陽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為箕城。 貞觀元年(627)省入宛丘。 長壽元年(692)改武城縣。 神龍?jiān)辏?05)復(fù)稱箕城。 景云元年(710)復(fù)名西華,屬陳州。 北宋初仍屬陳州,后屬淮寧府。 金置清水縣(治所今逍遙鎮(zhèn))。 元至元二年(1265)廢清水縣入西華縣,屬陳州郡。 明屬開封府。 清屬陳州府。 1914年屬豫東道。 1927年道廢,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淮陽專區(qū)。 1953年劃入許昌專區(qū)。 1965年劃入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2000年屬周口市。 |
夏、商屬豫州。 西周屬沈國,豫州部。 春秋為頓國(治今平店鄉(xiāng)李崗村),前496年滅于楚。 秦置陽城縣(治今舒莊鄉(xiāng)扶蘇村),屬陳郡。 陳勝、吳廣起義時(shí),改陽城縣為扶蘇縣。 西漢縣境置陽城(治所由扶蘇遷往今大武鄉(xiāng)城劉)、汝陽(治所在今張莊鄉(xiāng)城上村)、博陽(治所在今平店鄉(xiāng)李崗村)3縣,屬汝南郡。 王莽新政時(shí)改博陽縣為樂家縣。 東漢改陽城縣為征羌縣,汝陽、樂家2縣未變。 三國魏廢征羌、樂家2縣入汝陽縣,屬陳郡。 晉屬汝南郡。 南朝宋在今縣境內(nèi)置汝陽郡,領(lǐng)汝陽、武津(治所在今上蔡縣崗郭村)2縣。 北魏復(fù)置征羌縣,汝陽郡領(lǐng)汝陽、武津、征羌3縣。 北齊廢郡,仍設(shè)汝陽縣,屬豫州。 隋開皇十六年(596)析置溵水縣。 大業(yè)初年(605)廢汝陽縣入溵水縣。 皇泰元年(618)析置扶蘇縣,溵水、扶蘇2縣同屬淮陽郡。 唐武德五年(622)廢扶蘇縣入溵水縣,屬河南道。 貞觀元年(627)屬陳州。 建中二年(781)屬溵州。 興元元年(784)屬淮陽郡。 五代屬陳州。 宋建隆元年(960)為避諱改稱商水縣,屬淮寧府。 金屬陳州。 元至元二年(1336)廢項(xiàng)城、南頓2縣入商水縣,后3縣復(fù)分置,屬陳州。 明洪武元年(1368)廢商水縣。 四年(1371)復(fù)置,屬陳州。 清屬陳州府。 1913年屬豫東道。 1914年屬開封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 1932年先后屬河南省第三區(qū)行政督察區(qū)、河南省第七區(qū)行政督察區(qū)。 1947年設(shè)郾商西縣。 1949年郾商西縣并入商水縣,屬淮陽專區(qū)。 1952年撤銷周口市(縣級(jí)),改為商水縣轄鎮(zhèn),縣政府遷駐周口鎮(zhèn)。 1953年劃屬許昌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1975年縣遷駐今商水縣城。 2000年屬周口市。 |
西周為項(xiàng)子國。 春秋楚置寢丘邑(治今安徽省臨泉西側(cè)古城)。 戰(zhàn)國屬楚。 秦在古寢地方置寢縣,屬陳郡,治古寢丘。 北部置項(xiàng)縣。 西漢屬汝南郡。 東漢建武二年(26),寢縣改稱固始縣,至三國魏仍同屬汝南郡。 東晉咸康二年(336),固始縣廢,屬汝陰郡,項(xiàng)縣屬梁國。 南北朝、南宋、北魏俱因晉制。 東魏天平二年(535),改項(xiàng)縣為秣陵縣。 武定八年(550),在古寢置財(cái)州。 北齊文宣帝廢州改置褒信縣。 隋開皇三年(583),改褒信縣為沈丘縣,改秣陵縣為項(xiàng)城縣。 唐初屬潁州。 貞觀元年(627),省舒城入沈丘,后省沈丘入汝陰縣。 神龍二年(706),析汝陰復(fù)置沈丘縣。 五代屬潁州,隸河南省。 宋屬順昌府,隸京西北路。 金、元因宋制。 元屬河南行省汝寧府潁州。 明洪武初年(1368),省沈丘入潁州。 弘治十年(1497),割陳、項(xiàng)、潁三地邊隅復(fù)置沈丘縣,屬開封府陳州。 清屬陳州府。 1913年,屬豫東道。 1914年,屬開封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后屬豫東行政區(qū)。 1932年,屬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淮陽專區(qū)。 1950年,縣政府由老城遷至槐店,即今沈丘縣城。 1954年,屬商丘專區(qū)。 1958年,屬開封專區(qū)。 1961年,仍屬商丘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
西周屬厲、陳。 戰(zhàn)國屬楚。 秦屬陳郡苦縣、項(xiàng)縣。 西漢置寧平、宜祿二縣,寧平縣屬淮陽國,宜祿縣屬汝南郡。 新莽改宜祿縣為賞都亭。 東漢寧平縣屬豫州陳國。 宜祿縣東漢初廢,東漢永元七年(95),復(fù)置,屬豫州汝南郡;十二年(100)廢。 三國時(shí)西部屬魏地陳郡武平縣,東部屬陳郡苦縣,均隸豫州。 西晉撤寧平縣,分屬豫州梁國苦縣、武平縣、陳縣、項(xiàng)縣。 東晉咸康三年(337),改苦縣為父陽縣,分屬豫州陳郡武平縣、父陽縣。 南朝宋初屬父陽縣,隸豫州陳郡。 隋開皇六年(586),置鄲縣,治今鄲城縣城,均屬淮陽郡。 唐乾封元年(666),廢鄲縣,改谷陽為真源。 載初元年(689),改真源為仙源。 神龍?jiān)辏?05),復(fù)名真源。 五代同唐制。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改真源為衛(wèi)真。 元至元二年(1265),并衛(wèi)真縣入鹿邑縣。 明大部分屬鹿邑縣。 清大部分屬河南省歸德府鹿邑縣,余屬陳州府淮寧縣、沈丘縣。 1913年,屬豫東道。 1914年,屬開封道。 1932年,屬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署治淮陽)。 1938年,屬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1年,分屬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鹿邑縣和第七行政督察區(qū)淮陽縣、沈丘縣。 1951年,析鹿邑、淮陽、沈丘三縣地設(shè)立縣級(jí)河南省鄲城辦事處,屬淮陽專區(qū)。 1952年,撤銷鄲城辦事處,設(shè)立鄲城縣,屬淮陽專區(qū)。 1953年,屬商丘專區(qū)。 1959年,屬開封專區(qū),1963年,復(fù)屬商丘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2000年,屬周口市。 |
夏太康避后羿之亂至此,始筑城,太康縣城已有約五千余年歷史。 少康時(shí)都安邑,而稱太康原居地為陽夏。 秦嬴政二十二年(前224)始置陽夏縣,屬潁川郡。 西漢屬豫州淮陽國。 東漢屬陳國。 三國魏屬陳郡。 西晉屬梁國。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省入扶溝縣。 太和十二年(488)復(fù)置。 隋開皇七年(587)改陽夏縣為太康縣,屬陳州。 十八年(598)改太康縣為匡城縣。 大業(yè)十三年(617)復(fù)置太康縣,屬淮陽郡。 唐屬河南道淮陽郡。 五代屬東京開封府。 北宋直屬開封府。 元初屬河南行省南京路。 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屬汴梁路。 明屬河南開封府。 清沿明制。 雍正十二年(1734)升陳州為府,太康縣屬之。 1913年屬豫東道。 1914年屬開封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 1948年建立太北、太康兩縣。 1949年合并為太康縣,屬淮陽專區(qū)。 1953年屬商丘專區(qū)。 1958年屬開封專區(qū)。 1961年復(fù)屬商丘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2000年屬周口市。 |
殷商時(shí)設(shè)治“厲”。 春秋陳置苦邑。 楚置苦縣。 秦屬陳郡。 西漢屬淮陽國。 東漢析置武平縣。 東晉咸康三年(337)改苦縣為谷陽縣。 南朝宋省武平縣,以谷陽屬陳郡。 北魏復(fù)置武平縣,同屬陳留郡。 北齊省谷陽。 隋開皇六年(586)復(fù)置谷陽,屬譙郡。 十八年(598)更武平為鹿邑,治遷今鹿邑城村。 唐武德三年(620)復(fù)名鹿邑。 乾封元年(666)改谷陽為真源。 載初元年(689)更真源為仙源。 神龍?jiān)辏?05)復(fù)名真源。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更名衛(wèi)真。 元至元二年(1265)省衛(wèi)真入鹿邑,治今縣城。 明、清屬河南省歸德府。 1912年隸開(封)歸(德)陳(州)許(昌)道歸德府。 1913年隸豫東道。 1914年隸開封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 1934年屬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2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淮陽專區(qū)。 1952年南部析置鄲城縣。 1953年屬商丘專區(qū)。 1958年屬開封專區(qū)。 1961年屬商丘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2000年屬周口市。 |
西周初周公在項(xiàng)地封姬姓子國,與頓(子)國一時(shí)并建。 戰(zhàn)國項(xiàng)地屬楚。 秦置項(xiàng)縣,屬潁川郡。 西漢析置南頓縣,與項(xiàng)縣同屬汝南郡。 南北朝同屬陳郡。 東魏天平年間改項(xiàng)縣稱秣陵縣。 北齊改南頓縣為和城縣。 隋開皇三年(583)改秣陵縣為項(xiàng)城縣。 大業(yè)初復(fù)項(xiàng)縣,屬沈州。 唐貞觀元年(627)以縣改屬陳州。 證圣元年(695)析置光武縣。 景云元年(710)又改稱南頓縣。 五代、北宋、金元因之。 原南頓縣時(shí)廢時(shí)復(fù)。 清屬陳州府。 1913年屬豫東道。 1914年屬開封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淮陽專區(qū)。 1953年屬開封專區(qū)。 1958年屬商丘專區(qū)。 1959年復(fù)屬開封專區(qū)。 1961年復(fù)屬商丘專區(qū)。 1965年屬周口專區(qū)。 1969年屬周口地區(qū)。 1993年項(xiàng)城撤縣設(shè)市,稱項(xiàng)城市。 2000年屬周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