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西村,清代前屬西舜鄉(xiāng),清代至民國初,屬祝塘鄉(xiāng)六保。 民國中期至建國前,屬陸橋鎮(zhèn)(鄉(xiāng))二、四、五保。 建國后為陸橋鄉(xiāng),益新、聯(lián)合、南新農三村。 1956年,三村聯(lián)合,成立大箭初級農業(yè)社。 次年為華明高級社。 1958年,屬陸橋公社17大隊。 1982年,更名陸西大隊,1984年,易大隊為村。 2002年,與新塘村合并,稱陸西村。 2006年8月更名為華西十三村,沿用至今。 新塘村,清代前至民國初,隸屬關系同陸西村。 民國中期,改屬陸橋鎮(zhèn)(鄉(xiāng))六保。 建國后,屬陸橋鄉(xiāng)新塘村。 1956年,組建陸橋鄉(xiāng)第一農業(yè)合作社。 1958年,為陸橋公社18大隊,1982年,更名為新塘大隊。 1984年,易大隊為村。 2002年,并入陸西村。 |
宋、元、明時屬清化鄉(xiāng)。 清代至民國期間,屬華墅鎮(zhèn)東七保,部分屬西七保。 建國初屬澄東區(qū),不久易屬華楊區(qū),次年改屬華墅區(qū)華墅鎮(zhèn)。 土改時,為自由街街農會。 1955年建自由、民主、和平、新生,建華五個初級社,1956年合并為泰清鄉(xiāng)華墅社。 1957年改為高級社。 1958年,屬華墅公社8工區(qū),翌年4月更名15大隊。 1961年12月,易稱華墅大隊。 1984年3月,撤社建鄉(xiāng),為華士鄉(xiāng)華士村。 1985年12月,撤鄉(xiāng)為鎮(zhèn),稱華士鎮(zhèn)華士村,沿用至今。 |
宋、元、明時,屬清化鄉(xiāng),清屬華墅鎮(zhèn),民初屬華墅鄉(xiāng)。 民國二十三年(1934),屬泰清鄉(xiāng),三十七年,屬華墅鎮(zhèn),1949年9月,屬泰清鄉(xiāng),1956年屬瓠岱鄉(xiāng),1957年,瓠岱鄉(xiāng)并入華墅鄉(xiāng),為華墅鄉(xiāng)第22高級社。 1958年9月,稱華墅公社九工區(qū)。 1959年4月,為華墅公社17大隊,1961年10月,分建稱泰清大隊。 1966年,改稱向陽大隊。 1984年3月,稱華士鄉(xiāng)向陽村,1985年12月,稱華士鎮(zhèn)向陽村,沿用至今。 |
益民村:清代,屬西舜(順)鄉(xiāng),至民初為祝塘三、四保,民國二十三年(1934),大部為水平鄉(xiāng)二保,小部為陸橋鎮(zhèn)十保,民國三十四年(1945)至解放,屬陸橋七保及水平鄉(xiāng)三、四保。 解放后,大部劃為祝塘區(qū)水平鄉(xiāng)節(jié)義村及西民村。 1951年,變更屬長涇區(qū)祝南鄉(xiāng)。 1956年,組建為長涇區(qū)河塘鄉(xiāng)第七初級社,1957年,改屬陸橋鄉(xiāng)第十五高級社。 1958年,為陸橋公社1大隊。 1982年更名為益民大隊。 1984年易大隊為村,稱益民村沿用至2002年合并止,名陸南村,沿用至今。 勞化村:清代,隸屬同益民村,至民初,隸屬祝塘祝南五保。 民國十八年(1929),改屬陸橋鎮(zhèn)九、十保,三十四年(1945),劃為六保、七保,解放后屬陸橋鄉(xiāng)老化村。 1951年,改為祝南鄉(xiāng)。 1956年,成立河塘鄉(xiāng)第六初級農業(yè)社。 次年9月,易屬陸橋鄉(xiāng)十四高級社。 1958年,為陸橋公社2大隊。 1982年更名為勞化大隊,1984年易大隊為村。 稱勞化村,2002年與益民村合并止。 2002年3月,由益民,勞化二村合并,組建陸南村至今。 |
原陸橋村:清代,屬西舜鄉(xiāng),至民初,為祝塘五保。 民國十六年(1927)屬陸橋2、3、9、11保,三十四年(1945),屬陸橋三、七、九保,三十七年(1948),改屬應天鄉(xiāng),解放后,為陸橋鄉(xiāng)新民村、慈航村。 1955年二村合并,成立陸橋鄉(xiāng)第二初級農業(yè)社,次年,升為高級社,1958年,為陸橋公社二社,1959年,為陸橋公社17大隊,1961年,析出分設為19大隊。 于1982年,更名為陸橋大隊,1984年,易大隊為村,至2002年,與宜文村合并,沿用陸橋村名至今。 宜文村:清代屬西舜鄉(xiāng),民初,歸屬祝塘鎮(zhèn)祝南五保,民國十九年(1930),屬陸橋十一、十三保。 建國后,屬祝南鄉(xiāng)民主村。 1956年,為河塘鄉(xiāng)第八農業(yè)合作社,次年,改屬陸橋第十三高級社。 1958年,為陸橋公社3大隊,1982年更名為宜文大隊。 1984年,易大隊為村,稱宜文村。 2002年,由陸橋、宜文兩村合并,組建為陸橋村至今。 |
宋、元、明及清代均為清化鄉(xiāng)。 建國初,洪年村隸屬郁橋鄉(xiāng),時稱洪彥村。 張家圩村、陳家壩村隸屬啟長鄉(xiāng),時稱光明村、新光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隸屬于陸橋公社,命名為4、7、8生產大隊。 1982年更名為洪年、張家圩、陳家壩大隊。 1984年易大隊為村。 2001年6月,華士、陸橋兩鎮(zhèn)合并,隸屬華士鎮(zhèn)。 2002年3月,三村合并為陸新村,沿用至今。 |
清代前,隸屬清化鄉(xiāng),1949年前,屬應天鄉(xiāng)、陸橋鎮(zhèn)。 建國后分屬啟長鄉(xiāng)、郁橋鄉(xiāng)。 高級社期間,屬陸橋鄉(xiāng)中心村和六合村。 1958年成立公社后,分別改稱五大隊、六大隊。 1982年,改稱紅苗大隊、六合大隊。 1984年,大隊更名為村。 2001年,鎮(zhèn)合并后隸屬華士鎮(zhèn)。 2002年3月,紅苗村與六合村二村合并,仍稱紅苗村,沿用至今。 |
原陸東村:清代,屬清化鄉(xiāng),建國前,分屬應天鄉(xiāng)、陸橋鎮(zhèn)。 建國后,屬啟長鄉(xiāng),時稱民主村。 1958年,為陸橋公社9大隊,1982年,更名陸東大隊(取位于陸橋東之意)。 1984年,易大隊為村,2001年6月,隸屬華士鎮(zhèn)。 2002年,與荷花村合并,仍沿稱陸東村。 原荷花村:建國前,隸屬關系同陸東村,建國后,同屬啟長鄉(xiāng),時稱新明村。 1958年,屬陸橋公社10大隊,1982年,更名為荷花大隊。 1984年,易大隊為村。 2001年6月,隸屬華士鎮(zhèn),2002年并入陸東村。 原陸家基村:建國前,隸屬關系同陸東、荷花。 建國后,同屬啟長鄉(xiāng),時稱勝利村。 1958年,為陸橋公社11大隊,1982年,更名陸家基大隊。 1984年,易大隊為村。 2001年6月,隸屬華士鎮(zhèn)。 2002年3月,與陳塘村合并,取名華陸村,同年8月,陳塘村析出,并入華西二村。 2006年9月,華陸村并入陸東村,稱陸豐村至今。 |
宋、元、明時屬清化鄉(xiāng)。 清康熙三年,屬華墅鎮(zhèn)。 光緒年間,屬華墅鎮(zhèn)東三保、五保。 民國元年,屬華士鄉(xiāng),民國23年,屬河南鄉(xiāng)。 1949年解放,屬澄東區(qū)華墅鎮(zhèn)。 1949年10月,屬華楊區(qū)河南鄉(xiāng)。 1951年9月,屬華墅區(qū)河南鄉(xiāng)。 1955年為華墅區(qū)瓠岱鄉(xiāng)勤豐初級社。 1958年9月,稱華墅公社11工區(qū)。 1961年12月,易名勤豐大隊。 1984年3月,更名華士鄉(xiāng)勤豐村,1985年12月,為華士鎮(zhèn)勤豐村,沿用至今。 |
村域宋、元、明時屬清化鄉(xiāng)。 清時屬華墅鎮(zhèn)東六保。 民國元年(1912),隸屬華墅鄉(xiāng),民國23年(1934),屬河南鄉(xiāng),民國37年(1948),劃屬華墅鎮(zhèn)。 1949年4月,境域解放,時屬澄東區(qū)華墅鄉(xiāng),同年10月,改屬華楊區(qū)華墅鄉(xiāng)。 1951年,新華、華南兩村,從屬河南鄉(xiāng),華中村屬華墅鎮(zhèn)。 土改時,華中村成立新生街農會。 1956年成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華南村建瓠岱鄉(xiāng)保農社;新華村建瓠岱鄉(xiāng)一社;華中村屬瓠岱鄉(xiāng)一社,部分建光華社。 翌年合并,屬華墅鄉(xiāng)26社。 1958年,為華墅公社10工區(qū),次年,改稱18大隊。 1961年底,華南村析出為保農大隊;新華村析出為新華大隊;華中村為華中大隊。 1982年4月,新華大隊更名華新大隊。 1984年3月,撤社建鄉(xiāng),屬華士鄉(xiāng),大隊改行政村,所屬生產小隊改村民小組。 逾年12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村名未變。 2002年3月18日,華中、華南、華新三村合并,稱華中村,沿用至今。 |
村域宋、元、明時屬清化鄉(xiāng),清屬華墅鎮(zhèn),華東村為東頭保,儉益村屬東五保。 民國初同屬華墅鄉(xiāng)。 民國23年(1934)華東村劃屬華墅區(qū)龍南鄉(xiāng),儉益村劃屬華墅區(qū)河南鄉(xiāng)。 1951年9月,地名從舊。 1956年3月,華東村建郁橋鄉(xiāng)三社和十社,儉益村建瓠岱鄉(xiāng)瓠岱片儉一社。 翌年9月,華東村為華墅區(qū)華墅鄉(xiāng)八、九高級社;儉益村與勤豐社合并,建華墅區(qū)華墅鄉(xiāng)二十九高級社。 58年9月,華墅人民公社成立,時華東村為四工區(qū),儉益村為十一工區(qū)。 逾年4月,四工區(qū)更名五大隊,儉益村析出為十九大隊。 61年12月,五大隊改稱華東大隊,十九大隊改稱儉益大隊。 84年3月,撤社建鄉(xiāng),屬華士鄉(xiāng),改大隊為行政村。 越年12月,撤鄉(xiāng)為鎮(zhèn),從屬華士鎮(zhèn)。 2002年3月,兩村合并,建華益村,沿用至今。 |
村域宋、元、明時屬清化鄉(xiāng)。 清時屬華墅鎮(zhèn)。 民國元年屬華墅鄉(xiāng)。 民國3年屬華墅鎮(zhèn)。 1949年10月,屬華楊區(qū)龍南鄉(xiāng)。 1951年,屬華墅區(qū)龍南鄉(xiāng)。 1955年,成立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1956年,大河村部分劃屬郁橋鄉(xiāng)第6初級社,1957年,復為華墅七、八高級社。 龍南村為華墅第十高級社。 1958年9月,龍南、大河分屬華墅公社4工區(qū)、3工區(qū),次年,分稱6大隊和4大隊。 1961年12月,又分別稱為龍虎大隊和大河大隊。 1966年,分別易名勝利大隊和東風大隊。 1982年3月,易名華士公社龍南大隊、大河大隊。 1984年3月,撤社建鄉(xiāng)易名龍河村和大河村。 1985年12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村名隨屬。 2002年3月18日,兩村合并,名龍河村,沿用至今。 |
宋元明時,碩橋屬化成鄉(xiāng),坊前村、徐巷村屬崇仁鄉(xiāng)。 康熙三年,屬周莊鎮(zhèn)、章卿鎮(zhèn)。 民國時期,曾分屬周莊鎮(zhèn)(碩橋)、章卿鄉(xiāng)(徐巷、坊前)。 解放初,曾分屬周莊區(qū)和華楊區(qū)。 歷經區(qū)域調整更名。 1984年分別定名為華士鎮(zhèn)碩橋村、坊前村、徐巷村。 2002年3月18日,華士鎮(zhèn)各行政村合并重組,碩橋村、坊前村、徐巷村合并成曙新村,沿用至今。 |
宋、元、明時,東升村屬清化鄉(xiāng),華北、高峰村屬化成鄉(xiāng)。 清代,東升村屬周莊鎮(zhèn)周東五保;華北村屬周東四保;高峰村屬周東六保。 民國初年,屬周莊鄉(xiāng)。 民國23年(1934),共屬周東鄉(xiāng)。 1949年,境域解放,仍屬周莊區(qū)周東鄉(xiāng)。 54年,易屬后塍區(qū)。 56年,改屬華墅區(qū)周東鄉(xiāng)。 翌年,建華墅區(qū)華墅鄉(xiāng)18社。 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同屬華墅公社七工區(qū)。 次年,易名14大隊。 61年,東升村時名花墩大隊;華北村時名華北大隊;高峰村時名石虎大隊。 66年,花墩大隊易名東升大隊;石虎大隊易名高峰大隊;華北大隊仍舊。 84年,撤社建鄉(xiāng)。 85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稱東升村、華北村、高峰村。 2002年3月18日,華士鎮(zhèn)49個行政村,調整為28個行政村。 東升、華北兩個行政村合并,仍稱東升村。 高峰、砂山兩個村合并,命名華豐村。 2006年8月,高峰村從華豐村析出,并入東升村,并易名龍砂村,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