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晉朝,因位于東黃壘西側,故取名西黃壘。 。 [詳細] |
建于晉朝初,村西北有一兵部尚書(邢贊)墳,因墓丘呈黃色,故名東黃壘。 [詳細] |
建于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原名叫北齊村。后隨前王約更名而改為后王約。 [詳細] |
該村建于宋朝。因建村初,村的形狀似“魚”故起名為魚村,后來把“魚”字寫為“于”字。1937年分成兩個村,因該村在西邊,故名西于村。 [詳細] |
據(jù)古鐘上的文字記載,該村建于宋朝,原名失窩雞(含意不詳),后叫成詩塢基。 [詳細] |
該村建于宋朝。因建村初,村的形狀似“魚”故起名為魚村,后來把“魚”字寫為“于”字。1937年分成兩個村,因該村在東邊,故名東于村。 [詳細] |
該村建于東漢.因村東有東八方,故取名西八方。 [詳細] |
建于東漢以后,從西八方村遷出一部分人在村西建莊居住,故名新莊。 [詳細] |
建于東漢,因先居者有八戶,房八間,故名為八間房村,后叫成八方村。后距該村西1華里處又建一村,且取同名,為區(qū)別開,故名東八方。 [詳細] |
據(jù)史書載:建于西漢,為阿陵市,屬幽州。東漢建武元年(25年)有任光將軍封為阿陵侯。北魏廢市為陵城屬幬市,后被水淹無人。明朝中期,有朱、劉兩戶在舊城北面建村,仍稱陵城。該村北靠七陵公路,古洋可流經(jīng)此村中心。共分4個大隊。 [詳細] |
據(jù)史書載:建于西漢,為阿陵市,屬幽州。東漢建武元年(25年)有任光將軍封為阿陵侯。北魏廢市為陵城屬幬市,后被水淹無人。明朝中期,有朱、劉兩戶在舊城北面建村,仍稱陵城。該村北靠七陵公路,古洋可流經(jīng)此村中心。共分4個大隊。 [詳細] |
據(jù)史書載:建于西漢,為阿陵市,屬幽州。東漢建武元年(25年)有任光將軍封為阿陵侯。北魏廢市為陵城屬幬市,后被水淹無人。明朝中期,有朱、劉兩戶在舊城北面建村,仍稱陵城。該村北靠七陵公路,古洋可流經(jīng)此村中心。共分4個大隊。 [詳細] |
建村于明朝。原是土圪?,四面環(huán)水,有姓史的在此安家,捕魚為生,起名史家莊。 [詳細] |
建村于明永樂年間,有河南開封張宜(官居守備)在此建莊,故稱張莊。1981年12月地名普查時更名為張家莊。該村東靠古洋河,地處大洼地帶。 [詳細] |
明朝建村。有任丘姓邊的一戶在這里種地某生,因搭鋪居住,故起名邊家鋪。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