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祐三年(1088)鄉(xiāng)人藍奎高中梅州第一名進士郡博士、文林郎,世稱藍夫子,時人在村內(nèi)立有牌坊,以示紀念,“藍坊”名由此而來。[詳細] |
百年前,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根據(jù)溪峰河發(fā)源處有七座高峰矗立風景秀麗的山峰,進村有一隘口俗稱“鐵扇關(guān)門”,以峰高路峽而起名峰口。[詳細] |
明朝初葉,有30多姓人雜居于此,形成梅花姓,故稱梅花村,乾隆末年(1784年)又起名大地村。[詳細] |
很久以前,由于地勢平坦,位置適中,人們稱為中村。后因村中有名好學者藍奎赴京會試中進士,官文林郎郡博士,改名藍坊。[詳細] |
相傳該地出產(chǎn)麻石,以石柱、石質(zhì)舂臼著稱,故名石舂臼,客家方言“石舂”與“石中”諧音,后稱為石中。[詳細] |
土改時以石坑排與湖坑合并各取其首字,故名石湖。[詳細] |
高場是藍坊鎮(zhèn)最高的一帶地方。解放前與文福鎮(zhèn)烏土溪是共一條河流,又因該地土質(zhì)烏黑,故亦有烏土場之稱。[詳細] |
明嘉靖年(約l566年)龍氏由福建永定遷居于此。村內(nèi)有1潭,故曰龍?zhí)丁}執(zhí)段挥谒搭^處,自然村在龍?zhí)兑韵,故稱為龍?zhí)断,后簡稱龍?zhí)丁?a href=/guangdong/jiaolingxian_lanfangzhen_longtancun.html class=blue >[詳細] |
“高”指高思,“南”指南部;即該村位于高思村以南,故名高南。[詳細] |
始建于明代,因何祖婆與丈夫湯益隆公逃難時失散用籮挑著兩個年幼的兒子落腳于此,開墾荒地,建起家園而形成。當時該村未命名,何祖婆認為能得此福地繁衍子孫,發(fā)揚文化,是眾人扶持和高人指點的結(jié)果,應(yīng)當飲水思源、感謝高人,因此將村名定為“高思”,故名。[詳細] |
原名茶花村。明末時期,程姓出了吏部天官,程官部由此起名。[詳細] |
1952年大坑尾村與光華村合并取二村頭一字,故名大光村。[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