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b>

  • <li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li>
      <div id="pn9gm"><label id="pn9gm"></label></div>
    1. > 重點(diǎn)推薦 > 酒泉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酒泉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肅州,戰(zhàn)國至秦為月氏地,漢初為匈奴右地。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設(shè)酒泉郡。

      肅州區(qū)屬酒泉郡管轄。

      元鼎六年(前111年),境內(nèi)設(shè)祿福、樂涫二縣,隸酒泉郡。

      王莽時期,改祿?h、樂涫縣為顯德縣、樂亭縣。

      東漢改顯德縣、樂亭縣為祿?h、樂涫縣。

      西晉改祿福縣為福祿縣。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西涼王李暠遷都福祿縣,歷16年。

      北魏初置酒泉軍、樂涫戍,隸敦煌鎮(zhèn)。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改酒泉軍、樂涫戍為福祿縣、樂涫縣,隸酒泉郡。

      北周將樂涫縣并入福祿縣,隸甘州。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置酒泉鎮(zhèn),隸甘州。

      仁壽二年(602年)置肅州,領(lǐng)福祿縣。

      隋煬帝大業(yè)元年(605年)罷肅州,福祿縣隸張掖郡。

      隋恭帝義寧元年(617年)改福祿縣為酒泉縣。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置肅州,領(lǐng)酒泉、福祿、玉門三縣。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肅州為酒泉郡,轄酒泉、福祿二縣。

      唐肅宗干元元年(758年)改酒泉郡為肅州。

      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后,肅州為吐蕃占據(jù)。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張儀潮收復(fù)肅州,歸唐。

      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年,甘州回鶻占據(jù)肅州。

      宋代肅州隸屬西夏黑水鎮(zhèn)燕軍司管轄。

      元初置肅州,元世祖至元七年(1271年)置肅州路。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1年)置肅州,隸陜西布政使司。

      洪武九年(1376年)置肅州衛(wèi),領(lǐng)左、中、右、前、后五所,轄境包括今肅州區(qū)、嘉峪關(guān)市、金塔縣。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罷肅州衛(wèi),將肅州并入甘州府。

      雍正七年(1729年)改為肅州直隸州。

      1913年,改肅州直隸州為酒泉縣,隸安肅道。

      1936年,隸甘肅省第七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酒泉縣人民政府成立,隸酒泉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5年10月,酒泉縣隸屬張掖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酒泉縣、金塔縣合并建立專區(qū)級酒泉市,隸屬甘肅省人民委員會。

      1961年12月,撤消專區(qū)級酒泉市,設(shè)縣級酒泉市,隸屬酒泉專員公署。

      1964年11月,改為酒泉縣,隸屬酒泉專員公署。

      1978年12月,隸屬酒泉地區(qū)行政公署。

      1985年5月,改為縣級酒泉市。

      2002年9月改為肅州區(qū),隸屬地級酒泉市,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121年建立酒泉郡。

      公元前111年,在今金塔境內(nèi)設(shè)會水縣,屬酒泉郡。

      公元9年,王莽時期,改會水縣為蕭武縣。

      晉惠帝元康五年(295),復(fù)名會水縣。

      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北涼沮渠牧犍在縣境西部建立牧莊,稱“王子莊”。

      北魏孝昌二年(526),廢會水縣,按水系將縣境西部并入酒泉;將縣境東部并入張掖。

      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裁肅州為福祿縣(轄金塔縣全境),并入張掖郡。

      唐太宗大歷元年(766)后,今金塔縣全境被吐蕃控制,咸通十三年(872),今金塔縣全境被甘州回鶻控制。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今金塔縣全境由“歸義軍”管理。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今金塔縣境西部置番禾郡,東部隸鎮(zhèn)夷郡。

      元世祖至元七年至十五年(1270-1278),今金塔縣境東部屬甘州路,西部屬肅州路。

      明太祖洪武九年至二十八年(1376-1395),今金塔縣境東部置威遠(yuǎn)衛(wèi),今金塔縣境西部置威虜衛(wèi)。

      清雍正三年(1725),今金塔縣境東部置高臺縣。

      雍正七年(1729),今金塔縣境西部置肅州直隸州王子莊分州。

      雍正十三年(1735),今金塔縣境東部設(shè)毛目城屯田縣丞(高臺分縣)。

      1913年,改肅州直肅州王子莊分州為金塔縣,改高臺分縣為毛目縣。

      1929年,改毛目縣為鼎新縣。

      1949年9月26日,金塔縣、鼎新縣和平解放。

      1956年3月,鼎新(原毛目)縣并入金塔縣。

      1958年,成立四個人民公社,1959年元月,金塔、酒泉兩縣合并建立酒泉市,1962年金塔縣恢復(fù)建制。

      金塔縣隸屬甘肅省酒泉市。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縣瓜州,轄晉昌、常樂二縣。

      五代屬歸義軍領(lǐng)地。

      宋景祐三年(1036),屬西夏西平軍司。

      至宋景炎二年(1277),置瓜州路。

      至宋祥興三年(1280),隸沙州路總管府。

      明設(shè)罕東衛(wèi)。

      清雍正二年(1724)置安西直隸廳。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裁撤安西衛(wèi),置安西府,治今瓜州縣。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降安西府為安西直隸州,隸屬安肅道,領(lǐng)安西、敦煌兩縣。

      1913年,改直隸州為安西縣,屬安肅道。

      1936年,隸甘肅省第七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安西縣和平解放,隸屬酒泉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5年10月,隸屬張掖專員公署。

      1962年1月,隸屬酒泉地區(qū)行政公署。

      2002年酒泉撤地設(shè)市后,隸屬酒泉市。

      2006年8月更名為瓜州縣,隸屬酒泉市。

      此地先秦時期就有游牧民族活動;西漢時并入中原王朝版圖,屬敦煌郡;后戰(zhàn)事不斷,歸屬屢易,地方政權(quán)、游牧民族勢力范圍犬牙交錯,中央政權(quán)控制力較弱。

      公元前265年間,肅北始名昌蒲縣。

      東晉時期改名為子亭。

      到了西晉變動為新鄉(xiāng),后來又叫氐置水;雨后夕照呈紫色,城東大山象個亭,所以又取名叫紫亭;清代起屬甘肅省,肅北之名,源于1938年在古肅州(酒泉)之北設(shè)立的“肅北設(shè)治局”。

      因境內(nèi)蒙古族人口較多,1956年成立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1950年7月解放,1955年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成立。

      原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于海拔2800米的博羅轉(zhuǎn)井溝,處在阿爾金山的沖擊扇地區(qū),居住在縣城的人們,除了少數(shù)人以正常職業(yè)維持生計外,游牧為當(dāng)?shù)厝说闹饕娣绞剑?953年敦煌縣以南的海子為中心地區(qū)置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qū)籌備委員會,1954年4月26日成立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qū)(縣級),駐博羅轉(zhuǎn)井。

      1955年改名為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1995年1月,國務(wù)院批準(zhǔn)同意阿克塞縣政府駐地由博羅轉(zhuǎn)井鎮(zhèn)遷至紅柳灣鎮(zhèn)。

      1996年初,新縣城建設(shè)工作全面啟動。

      1998年縣城正式由博羅轉(zhuǎn)井鎮(zhèn)遷至紅柳灣鎮(zhèn)。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置玉門、池頭、乾齊、天䧇4縣,隸酒泉郡。

      元鼎六年(前111)增冥安縣,隸敦煌郡。

      王莽“新”政(8)改玉門縣為鋪平亭,改乾齊縣為測虜。

      東漢建立(25)后改鋪平亭為玉門縣,改測虜為乾齊縣,改池頭縣為沙頭縣,廢天䧇縣,增延壽縣。

      玉門、沙頭、乾齊、延壽4縣隸酒泉郡,冥安縣隸敦煌郡。

      三國屬曹魏,沿東漢制。

      始于魏黃初元年(220)。

      西晉建立(265)后,初沿曹魏制,元康五年(295)增晉昌郡,玉門、延壽、骍馬3縣隸酒泉郡,沙頭、乾齊、冥安、會稽、新鄉(xiāng)5縣隸晉昌郡。

      東晉十六國(301-442)先后由前涼、前秦、后涼、西涼、北涼政權(quán)割據(jù)。

      晉隆安4年(400)李暠增會稽郡,玉門、沙頭、乾齊、延壽、骍馬、新鄉(xiāng)6縣隸會稽郡,冥安縣隸晉昌郡。

      北涼郡縣無常。

      北魏建立(442)后增玉門郡,廢骍馬、沙頭、乾齊3縣,玉門、延壽2縣隸玉門郡,冥安、新鄉(xiāng)2縣隸晉昌郡。

      西魏建立(534)后置會稽縣,隸常樂郡。

      隋開皇三年(615)后置常樂、玉門2縣,隸敦煌郡。

      唐武德二年(619)置玉門軍,先是玉門軍、玉門縣并存,后玉門縣廢而又復(fù),天寶十四年(755)廢玉門軍,廣德二年(764)土蕃占據(jù),大中五年(851)玉門縣復(fù)歸唐朝,置玉門鎮(zhèn)。

      唐時玉門軍(縣)隸肅州(酒泉郡)。

      唐末宋初(851-1036),先屬張氏歸義軍,后屬曹氏歸義軍,張氏歸唐,曹氏附宋,間有甘州回鶻、沙州回鶻短暫割據(jù)。

      宋為西夏地(1036~1277),隸瓜、肅2州。

      元政權(quán)建立(1264)后隸瓜、肅2州。

      明洪武九年(1376)后置赤斤蒙古所,后升為衛(wèi)。

      明末清初(1528-1716)荒蕪。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6)置赤金、靖逆2衛(wèi),隸安肅道。

      乾隆三十八年改為玉門縣,隸安西州。

      1912年,設(shè)玉門縣,隸安肅道,縣設(shè)治城、臨城區(qū)、柳渠區(qū)、赤金區(qū)、花海區(qū)、昌馬區(qū)。

      十六年隸安肅行政區(qū)。

      1929年,改設(shè)為五區(qū),區(qū)下編村,其中:第一區(qū)(今玉門鎮(zhèn)、黃閘灣鄉(xiāng)、下西號鄉(xiāng))轄12村。

      第二區(qū)(今赤金鎮(zhèn)、清泉鄉(xiāng))轄7村。

      第三區(qū)(今柳河鄉(xiāng))轄4村。

      第四區(qū)(今昌馬鄉(xiāng))轄7村。

      第五區(qū)(今花海鄉(xiāng))轄4村。

      1936年,隸第七行政區(qū)(是年成立酒泉公署)。

      1938年,在漢口設(shè)立甘肅油礦籌備處,籌備開發(fā)玉門油礦,1941年在重慶成立甘肅油礦局。

      1943年,設(shè)一鎮(zhèn)五鄉(xiāng),晉昌鎮(zhèn)、柳河鄉(xiāng)、靖邊鄉(xiāng)、花海鄉(xiāng)、赤金鄉(xiāng)、昌馬鄉(xiāng)。

      1946年撤銷甘肅油礦局,部分人員遷至上海成立中國石油公司,部分人員遷至玉門成立甘青分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1949年9月25日,玉門油礦解放,實(shí)行軍事管制,26日,玉門縣解放。

      10月8日,玉門縣人民政府成立,治晉昌鎮(zhèn)(今玉門鎮(zhèn)),隸酒泉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2月,設(shè)6區(qū)40鄉(xiāng),即晉昌區(qū),8鄉(xiāng),含解放、得勝、和平三個街政府;靖邊區(qū),10鄉(xiāng);柳河區(qū),7鄉(xiāng);赤金區(qū),6鄉(xiāng);花海區(qū),5鄉(xiāng);昌馬區(qū),4鄉(xiāng)。

      共有93個行政村,240個自然村。

      1950年成立玉門礦務(wù)局,取消軍事管制。

      1952年12月,將赤金區(qū)劃分為赤金、惠民2區(qū)。

      1953年,將靖邊區(qū)劃分為靖東、靖西2區(qū)。

      1953年10月26日,玉門油礦成立相當(dāng)于丁等縣礦區(qū)人民政府。

      1955年10月,成立專區(qū)級玉門市,省轄市,玉門縣的白楊河鄉(xiāng)劃歸玉門市,玉門縣改隸張掖專員公署(撤酒泉公署后酒泉屬縣改由張掖公署管轄),縣有8區(qū)45鄉(xiāng),共126個初級農(nóng)業(yè)合作社。

      11月,撤區(qū)并鄉(xiāng),由45鄉(xiāng)合并為21鄉(xiāng),即新民、赤峽、建設(shè)、火燒溝、大廟、屯城、東渠、城郊、下東號、西紅號、塔爾灣、南陽鎮(zhèn)、黃花營、官莊子、二道溝、紅旗、蘑菇灘、上窖、下窖、西河、白楊河,另設(shè)城關(guān)鎮(zhèn)(玉門鎮(zhèn)城區(qū))。

      1958年2月,新建北湖、蘑菇灘、花海三個國營農(nóng)場(1963年11月組建農(nóng)建十一師),其后沿革變化頻繁,至2011年形成國有飲馬農(nóng)場、黃花農(nóng)場、農(nóng)墾官莊企業(yè)公司、農(nóng)墾建筑公司四個農(nóng)墾團(tuán)場。

      6月,撤銷新民、建設(shè)2鄉(xiāng),成立赤金鄉(xiāng);紅旗鄉(xiāng)并入二道溝鄉(xiāng)。

      全市共有高級農(nóng)業(yè)合作社50個。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6個,即紅旗(赤金)、紅星(含原城關(guān)鎮(zhèn)、城郊鄉(xiāng)、下東號鄉(xiāng)、西紅號鄉(xiāng))、躍進(jìn)(含原柳河)、火箭(花海)、衛(wèi)星(靖西)、東風(fēng)(含原上窖鄉(xiāng)、下窖鄉(xiāng)、西河鄉(xiāng))。

      共有生產(chǎn)大隊(duì)50個,生產(chǎn)隊(duì)357個。

      11月26日,玉門縣行政建置并入玉門市(專區(qū)級),治所在老君廟,并紅星、躍進(jìn)、衛(wèi)星為玉門鎮(zhèn)人民公社,轄4個管理區(qū),即城郊、靖東、靖西、柳河管理區(qū),改東風(fēng)人民公社為昌馬人民公社,改紅旗人民公社為赤金人民公社(轄清泉管理區(qū)),改火箭人民公社為花海人民公社,共有生產(chǎn)大隊(duì)44個,生產(chǎn)隊(duì)342個。

      同年成立甘肅礦區(qū)。

      1960年11月,成立新民鎮(zhèn)(玉門東火車站)。

      1961年5月,將4個管理區(qū)撤銷,公社劃小,全市設(shè)8個人民公社,即玉門鎮(zhèn)、下西號、黃閘灣、柳河、昌馬、赤金、花海、清泉;另設(shè)1鎮(zhèn),即玉門鎮(zhèn)。

      共有生產(chǎn)大隊(duì)44個,生產(chǎn)隊(duì)352個。

      12月,撤銷專區(qū)玉門市,玉門市、玉門石油管理局政企分設(shè),玉門市改為縣級市,隸酒泉專員公署。

      1962年12月,撤銷新民鎮(zhèn),成立東站街道辦事處。

      1967年4月,軍隊(duì)介入地方政權(quán),玉門市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實(shí)行軍管。

      1968年3月,成立玉門市革命委員會。

      1978年12月,隸屬酒泉地區(qū)行政公署。

      1980年12月,撤銷玉門市革命委員會,恢復(fù)玉門市人民政府。

      1983年3月,撤銷人民公社,分別更名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原大隊(duì)改為村民委員會。

      是年,全市設(shè)1鎮(zhèn)8鄉(xiāng),即玉門鎮(zhèn)、玉門鎮(zhèn)鄉(xiāng)、下西號鄉(xiāng)、黃閘灣鄉(xiāng)、柳河鄉(xiāng)、昌馬鄉(xiāng)、赤金鄉(xiāng)、花海鄉(xiāng)、清泉鄉(xiāng),共轄村民委員會63個,生產(chǎn)大隊(duì)402個。

      1985年6月,撤銷玉門鎮(zhèn)鄉(xiāng),并入玉門鎮(zhèn);撤銷赤金鄉(xiāng),成立赤金鎮(zhèn);撤銷玉門東站街道辦事處,設(shè)玉門東鎮(zhèn)。

      1995年成立省疏勒河管理局(正廳級)。

      1998年8月18日,成立玉門市小金灣東鄉(xiāng)族鄉(xiāng),行政區(qū)域面積11。

      0平方千米,轄5個村委會,30個村民小組。

      1996年12月9日,清泉鄉(xiāng)政府駐地從火燒溝遷至躍進(jìn)。

      2001年10月17日中石油批準(zhǔn)玉門油田分公司向酒泉搬遷。

      2002年6月15日,花海撤鄉(xiāng)建鎮(zhèn)。

      6月25日,從花海行政區(qū)域內(nèi)給小金灣東鄉(xiāng)族鄉(xiāng)調(diào)整11.5平方千米,調(diào)整后小金灣東鄉(xiāng)族鄉(xiāng)行政區(qū)域面積為22。

      5平方千米。

      9月,玉門市改由甘肅省直屬,酒泉市代管。

      2003年4月4日,民政部批準(zhǔn)玉門市政府駐地由原址解放路遷至玉門鎮(zhèn)。

      7月15日,撤銷南坪、北坪、新市區(qū)3個街道辦事處,同時設(shè)立老君廟鎮(zhèn)。

      12月12日,省民政廳批復(fù)撤銷玉門市清泉鄉(xiāng)、玉門東鎮(zhèn),并入老君廟鎮(zhèn)。

      12月28日,甘肅省疏勒河流域管理局掛牌成立,原酒泉市疏勒河管理局并入。

      2004年合村并組,村委會由69個合并為45個,村民小組由444個合并為226個,居委會由20個撤并為12個。

      12月27日成立老市區(qū)管理委員會。

      2005年,民政廳批復(fù)撤銷昌馬鄉(xiāng),將昌馬鄉(xiāng)并入赤金鎮(zhèn)。

      2005年12月,民政廳批復(fù)成立柳湖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岷州村,設(shè)5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2006年7月18日正式掛牌。

      6月,市政府批準(zhǔn)在玉門油田酒泉生活基地新設(shè)立怡靜園、兆祺園、玉蘭園、芳沁園、紫荊園、療養(yǎng)院等6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06年9月8日,玉門市政府在玉門鎮(zhèn)的新辦公大樓正式掛牌。

      2007年4月批準(zhǔn)成立七墩灘移民工作站,由柳河鄉(xiāng)代管,設(shè)3個行政村、10個村民小組。

      2007年8月,酒泉市批復(fù)設(shè)立玉門新市區(qū)街道辦事處(轄南街、北街、玉關(guān)路、蘭新路4個城市社區(qū)居委會)。

      10月,市政府批準(zhǔn)在玉門油田酒泉生活基地設(shè)百合園社區(qū)居委會,全市社區(qū)居委會總數(shù)達(dá)到20個。

      2008年4月,民政廳批復(fù)成立獨(dú)山子?xùn)|鄉(xiāng)族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金泉村,設(shè)4個行政村、28個村民小組,10月20日正式掛牌。

      10月,市政府批復(fù)設(shè)承瑞園、鴻碩園、天潤園社區(qū)居委會、花海鎮(zhèn)和政社區(qū)居委會、赤金鎮(zhèn)鐵人路社區(qū)居委會,全市社區(qū)居委會達(dá)到25個。

      2009年6月,民政廳批復(fù)成立六墩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柳北村,設(shè)3個行政村、10個村民小組,2010年8月正式掛牌,10月28日又將飲馬農(nóng)場兩個疏勒河項(xiàng)目移民點(diǎn)劃入,行政村增至5個,村民小組增至16個。

      6月7日恢復(fù)昌馬鄉(xiāng)建制。

      8月,將玉門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的10個社區(qū)居委會移交肅州區(qū)管理。

      2015年5月,省民政廳批復(fù)撤銷柳河鄉(xiāng)、黃閘灣鄉(xiāng)、下西號鄉(xiāng),設(shè)立柳河鎮(zhèn)、黃閘灣鎮(zhèn)、下西號鎮(zhèn)。

      2018年5月,省民政廳批復(fù)撤銷昌馬鄉(xiāng)、柳湖鄉(xiāng)、六墩鄉(xiāng),設(shè)立昌馬鎮(zhèn)、柳湖鎮(zhèn)、六墩鎮(zhèn)。

      現(xiàn)轄轄玉門鎮(zhèn)、赤金鎮(zhèn)、花海鎮(zhèn)、老君廟鎮(zhèn)、柳河鎮(zhèn)、黃閘灣鎮(zhèn)、下西號鎮(zhèn)、柳湖鎮(zhèn)、昌馬鎮(zhèn)、六墩鎮(zhèn)10個鎮(zhèn),小金灣東鄉(xiāng)族鄉(xiāng)、獨(dú)山子?xùn)|鄉(xiāng)族鄉(xiāng)2個鄉(xiāng)和新市區(qū)街道辦事處,下設(shè)59個村民委員會,290個村民小組,26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名稱并沿用至今。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漢朝設(shè)酒泉郡,置郡府、太守,敦煌縣屬之。

      元鼎六年(前111),析酒泉郡西部之地置敦煌郡,敦煌縣屬之。

      王莽改敦煌郡為敦德郡,敦煌縣為敦德亭。

      東漢復(fù)名。

      曹魏、西晉承漢制。

      永和元年(345)改郡設(shè)沙州。

      東晉隆安四年(400)十一月,建西涼國,都敦煌,421年廢改置郡。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于敦煌郡置敦煌鎮(zhèn)。

      北魏孝明帝時(516~518)罷鎮(zhèn)置瓜州于敦煌,旋改義州。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復(fù)改設(shè)瓜州。

      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并敦煌、鳴沙、平康、東鄉(xiāng)、效谷、龍勒六縣為鳴沙縣。

      開皇元年(581)改置敦煌郡。

      三年置瓜州。

      大業(yè)三年(607)置敦煌郡,改鳴沙縣為敦煌縣。

      唐武德二年(619)設(shè)瓜州(治所敦煌);武德五年(622),敦煌更名西沙州;貞觀七年(633),西沙州去“西”字稱沙州;天寶元年(742),又改稱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又復(fù)稱沙州。

      大歷元年(766)五月,升格為中都督府。

      吐蕃統(tǒng)治時期(786-848),置瓜州大節(jié)度府,轄瓜沙二州,沙州分為十三部落。

      唐大中二年(848),敦煌人張議潮收復(fù)瓜、沙二州歸唐。

      大中五年(851)在沙州設(shè)立歸義軍,張議潮為節(jié)度使,領(lǐng)有河西諸州。

      歸義軍節(jié)度使府是河西政權(quán)的中心,設(shè)在沙州的敦煌縣城內(nèi)。

      天祐三年(906)張承奉建立西漢金山國,敦煌城為王都。

      后梁乾化元年(911)西漢金山國降格為“西漢燉煌國”。

      后梁乾化四年(914),曹議金廢金山國,去王號仍稱歸義軍節(jié)度使,鎮(zhèn)沙州。

      治平三年(1066),置沙州、瓜州二監(jiān)軍司。

      成吉思汗二十三年(1228)三月,沙州隸八都大王,瓜、沙州廢;至元十四年(1277)復(fù)立沙州、瓜州;至元十七年(1280)升沙州為沙州路總管府,隸甘肅省行中書省。

      永樂二年(1404),設(shè)立沙州衛(wèi),成化十五年(1479)置罕東左衛(wèi)。

      清雍正元年(1723),設(shè)立沙州所;雍正三年(1725)升沙州所為衛(wèi);乾隆二十五年(1760)沙州衛(wèi)改為敦煌縣,隸安西直隸州。

      1913年,安西直隸州改為安西縣,敦煌縣直屬甘肅。1936年敦煌屬甘肅省第七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7日,成立敦煌縣人民政府,屬酒泉分區(qū);1955年10月,酒泉、張掖、武威三專區(qū)合并為張掖專區(qū),敦煌縣屬張掖專區(qū);1961年屬酒泉地區(qū);1987年9月28日,改置市;2002年,敦煌市屬甘肅省直轄,酒泉市代管。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91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欧美在线成人午夜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