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年間,鄉(xiāng)紳袁明光、張應生等率眾筑磚寨,取名潘東寨因在古枯河東岸,俗稱東岸寨。1941年寨墻拆毀改稱東岸集。 |
原村名楊莊,明初孫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入楊莊定居,后因?qū)O姓人丁興旺,即改村名孫莊。明弘治年間,王姓從商水縣八里灣遷此建村,取名王莊。后兩村相連,取兩姓氏故名孫王村。 |
清康熙年間,張姓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此地建村,因村有磚窯取名張窯,后演變?yōu)閺垐颉?/div> |
很早前就有姓程的居住此地,形成村落后,建盆罐窯兩座,村民大多會燒制盆罐。后人根據(jù)姓氏和窯兩字,取村名程窯,隨時代更替,人們逐漸將程窯寫了程堯。 |
清初,立村,因關姓人旺改村名關莊,故名。 |
元朝,劉姓遷此建村,因處枯河拐灣處,故名。 |
宋徽宗元年(1107),楊氏祖先楊旭由今本鄉(xiāng)李灣莊遷居于此建村,取名楊莊。1981年因區(qū)域內(nèi)有光武臺遺址,更名為光武。 |
明萬歷年間,王姓遷此建村后,村中建起一王氏祠堂,村因之取名王堂,1987年因與轄區(qū)內(nèi)王堂村重名,且較大,根據(jù)上政〔1987〕66號文件批準更名為大王堂。 |
明洪武年間,張茂英率家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人名取村名。 |
清順治八年(1651),劉元合由劉寨析出于此建村,因村小,取名小莊。后因與西洪人民公社小莊重名,改名劉小莊。 |
明洪武年間,郭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處周口至汝寧,張鄉(xiāng)至固墻兩條官道的十字路口,取村名為郭路口,1958年更改為路口。 |
古時候北有東岸寨,南是楊坵寨,故取村名中興。1933年為防盜匪騷擾,村中筑起一寨,取名中興寨,1953年寨毀,村名遂簡為中興。 |
明洪武年間,陸姓、白姓、馬姓先后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各名陸莊、白莊、馬莊。后因與本鄉(xiāng)關莊村民委員會馬莊重名,更名為陸馬莊。 |
明初,建村,因村中居民為張、楊、郟三姓,故名張楊郟。 |
明初,白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白家莊,明慶隆三年,白姓在村中修一祠堂,村名也隨之改稱白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