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道”為“汲水港”和“道士田”兩個自然村合稱。 |
以古墓名村。墓為三國時蜀國諸葛亮之弟諸葛瑾墓,故名。 |
以所在山體命名。原名余安山,因元代趙孟頫登山所言,曰:“余得此山可以安矣”,故名。清代府志載“余安村”及“余安山村”名,后訛為“移沿”。 |
以所轄自然村“三官堂”又名“永福堂”,定名取“永!薄 |
以尹姓圩田命名。清代府縣志載“尹家村”、“尹家圩”村名。 |
以駐地潞村自然村命名。嫌“潞”字生僻,簡作“路村”,久訛成俗。 |
以橋命名。橋在集鎮(zhèn)西,跨紫金塘。據(jù)舊志,“紫金”原名“史涇”,志載,“史涇村,一作紫金,又一百二十四莊”。 |
沿用民國時舊稱“戴南村”,坐落戴山南,故名。 |
初以姓氏和所處方位名“后林”。 |
1981年于“塘店”、“紅衛(wèi)”各取一字取名“塘紅大隊”,后為村名。 |
2001年,中港、大環(huán)田二村合并,沿用1956年高級社名,命名五新村。 |
因在戴山北面而命名。 |
以南北跨北橫塘之北塘橋得名北塘橋村。 |
以蔡塔與毛家兜中間跨戴山港毛家橋命名。 |
古名“念船”,“念”為方言數(shù)字二十,后訛“念”為“宜”,地處河灣能泊20艘船,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