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圩,因清光緒年間(1875-1908)由葡萄老村竇氏出資興建而得名。葡萄老村則因后山有株山葡萄,藤蔓蔓延兩個山頭,故名。[詳細] |
葡萄圩最早有萬福、興旺2街,各取一字又名福旺街。[詳細] |
葡萄老村原名葡萄村,因村后山有株山葡萄,藤蔓蔓延兩個山頭,故名。葡萄圩建成后改稱葡萄老村。[詳細] |
因村西側有一土嶺,故取村名“西嶺”。[詳細] |
周寨,因由周氏族人始居,故名。[詳細] |
楊梅嶺,明弘治年間(1488-1505)由楊梅壯村人遷建在山嶺上,故名。[詳細] |
下巖原名下雁塘,因當?shù)赜锌诔靥,常有大雁下塘歇息游戲,故名。后因方言“雁”“巖”同音,訛為下巖。[詳細] |
垌村屯,因村位于一片田垌的旁邊,“垌”通“洞”,故名。[詳細] |
報安原名豹巖,清乾隆年間(1736-1795)建村,因村后山形似豹,下有巖洞,故名。民國時以方言同音改為報安。[詳細] |
清乾隆元年(1736)有一財主黃玉祥占有附近的一大片土地,在村后靈巖(山洞名)里立一石碑,注明其地界,并以此命村名為靈碑,后訛為陵陂并沿用至今。[詳細] |
清崇禎三年(1630)鄰近大橋村人到此地牧馬,建有馬欄,故稱此地為馬欄村,后陸續(xù)有人遷居至此,因“欄”字在方言中與“嵐”字相近,村民覺得用“欄”字作村名不雅,故以“嵐”字代之,名馬嵐(村)沿用至今。[詳細] |
傳劉氏、尤氏兩戶從江西到此地定居,因村處橫山堡河下游,故取村名為下流;其后,村人認為“下流”二字作村名不雅,故改名為仁和,取即仁義待人,和平處世之意。[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