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原名“青龍街”,位于黃河北岸,據碑碣記載:唐代稱井村集,后演變?yōu)榫濉G逋瘟辏?867)《滑縣志》載有井村。 |
據晁氏家譜記載:先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始遷山東曹州,一支再遷段村,后年間段村一支再遷現(xiàn)在建村,初稱小寨,后由于晁姓居多,改稱晁小寨,沿用至今。 |
據唐儀鳳四年(679)清凈寺大像碑載:唐代屬相州臨河縣,名井李村。劉姓先祖諱海明初自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因劉姓居多,更名為劉小寨,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劉小寨。 |
據孫氏祖譜載: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從陜西省浮萍縣留渠集遷此建村,故以姓氏得名孫小寨,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孫小寨。 |
據因村西原有一座觀音廟寺而得名觀音寨,后簡稱為觀寨,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觀音寨。 |
傳原村名大梁村。據槐林“戴馬同宗遷民祠碑”記,明初,始祖戴子成、馬子才自山西大槐樹下遷來,在大梁村舊址建村,為紀念原籍,植槐為林,村莊得名槐林,后因居民增多,分為大、小槐林兩村,大槐林村名沿用至今。 |
據原村名大梁村。據槐林“戴馬同宗遷民祠碑”記,明初,始祖戴子成、馬子才自山西大槐樹下遷來,在大梁村舊址建村,為紀念原籍,植槐為林,村莊得名槐林,后因居民增多,分為大、小槐林兩村,小槐林村名沿用至今。 |
因位于衛(wèi)河東側,地處黃河故道,且四周皆沙而得名。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沙河莊。 |
村莊歷史悠久,據《滑縣志》載:復興庵有唐天寶二年(744)建九級石浮圖二座(現(xiàn)存內黃縣文物局)。在民國初年以前和后花固統(tǒng)稱為東花固,前花固稱前街,后花固稱后街,此后,逐漸丟棄“東花固前街、后街”,而代之以前花固、后花固。 |
村莊歷史悠久,據《滑縣志》載:復興庵有唐天寶二年(744)建九級石浮圖二座(現(xiàn)存內黃縣文物局}。在民國初年以前和后花固統(tǒng)稱為東花固,前花固稱前街,后花固稱后街,此后,逐漸丟棄“東花固前街、后街”,而代之以前花固、后花固。 |
村名原為“鴉呼營”,明初亓姓自尚莊遷此,因亓姓居多,改稱亓家營,后簡化為亓營,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亓營。 |
據村內墓碑載:原名夜王城。清咸豐十一年(1861),小閻王起義(農民起義黑旗軍首領-宋景詩)路過此地,百姓安然無恙,故將村名改為安化城,前、后安化城是以方位得名,后簡稱“前安”、“后安”。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后安化城。 |
據《胡氏祖譜》載:明洪武初,一世鵬飛自山西洪洞縣遷滑北牛留村,三世執(zhí)經于永樂年間遷此建村,因村西即黃河故道所留陳跡,地勢低洼,俗稱胡家洼。因地瘠民貧,世代從事鐵器生產,據傳興盛時期曾多達18盤烘爐,因而逐漸演稱“鐵爐胡”,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鐵爐。 |
據李氏家譜載:元末李氏先祖成陽自林濾仙嚴鄉(xiāng)遷此建村,因地處黃河故道,村周沙崗起伏,連綿不斷,到處是沙荒草坡,因之取名李草坡,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縣志》載有李草坡。 |
據徐姓先祖明初自山西洪洞徐家后村遷至安陽縣水冶鎮(zhèn)天池村,明后期,兄弟二人再遷此地,弟居北,稱北徐莊,兄居南,稱南徐莊、徐家,后演變?yōu)樾烨f,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