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原是胡姓遷居,其屋建在小坑沿,外面有塊小平地,故稱坑底,清末文人雅化為玉壺,民國時期曾稱玉壺鄉(xiāng),1950年后恢復原名。 |
原名當龜洋,因村貌似九龜下洋,故名。 |
本村位于三小溪匯合處,必須嚴守東方以防山洪,故稱“守東”,后因方言演變?yōu)椤靶|”。 |
明弘治年間(1488-1505)的一年冬天,魏大雅到“底頭”找牛,見一群牛臥在一處不積雪的地方悠閑反芻,就把家從外洋遷入底頭居住,因“底頭”與“地頭”諧音,村名因而就演變?yōu)椤暗仡^”。 |
(1)傳說本村就近有一大巖磜,像獅頭,原名“獅前”。后“獅”“司”方言近音,演為今名。(2)據(jù)考,明景泰六年(1455),劃政和,福安縣地設(shè)置壽寧縣,將原漁溪巡檢司從漁溪遷往縣北至官山(寨寶尖),址即僅司前,明嘉靖十年(1541)再度遷斜灘鎮(zhèn),至今仍有官司坪存在,因在原巡檢司址后面建村故名。 |
吳姓遷居時拾有金條,方言稱“金幹”,后人不見金幹,以一嶺較長改今名。 |
周姓始居,村口有森林,原名“周林山”,后吳姓文人認為集居都姓吳,在“周”字邊傍加“禾”字,故稱“稠林山”,后簡為今名。 |
傳說原來這個小盆地有36村,以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命名,后來集居到東村上方,故稱“上東”。 |
村邊一嶺較長,故稱。 |
村居浩溪下游,原名“浩溪尾”,后又以居半嶺處的小平底改為今名。 |
村居一小溪邊的上端,意為來勢浩浩蕩蕩,原名“浩溪頭”,1949年10月后簡為今名。 |
村邊有一山凹(壟)較直,其水出焉,始居時名直源,后因方言近音演變?yōu)榻衩?/div> |
最早名“庫溪”,后因被山洪沖刷,名“沖溪”,因“沖溪”不吉利,后因村前一小坑如弓形,并有草地,所以把弓加“草”稱為“芎坑”。 |
位于大山南面,地洋方向稱前,故稱“山前”。 |
原因山形如象,稱“象地洋”,后諧音為“上”,1949年10月后簡稱“地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