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圣宗耶律隆緒統(tǒng)和二十六年(998),承天太后(蕭太后)置利州,2013年撤大城子鎮(zhèn),分建大城子街道和利州街道,因“古利州城遺址”在轄區(qū)內(nèi),故稱“利州街道”。 [詳細] |
后金末期,喀喇沁左翼旗王府派一支蒙古族人來此駐牧,因此地樹木成林,狼虎成群,故蒙古族人砍樹伐木,將周圍堆積如城,人居其中以御狼虎,故蒙古族人稱此地為“伊和浩特”,漢語譯為“大城子”。 [詳細] |
南公營子之名,蒙古語為“吾門圖宮根浩若”,源于清康熙二年(1663),喀喇沁左翼旗札薩克奇達特把王爺府從官大海遷到此地,因此時奇達特已世襲“鎮(zhèn)國公”故人稱新王府為“宮根浩若”,漢語意為公營子,1961年因建平縣的公營子劃入喀左縣,為示區(qū)別,特在此名前加一方位詞南,故名南公營子。 [詳細] |
山嘴子之名,蒙古語為“哈日和碩”。源于清初,喀喇沁左翼旗王府派一支蒙古族人到滲津河畔地駐牧成村。由于此村位于黑色的兩山之中,山口如鳥的嘴喙一樣,故名山嘴子。據(jù)《漢書·地理志》載:“右北平郡縣十六,石城縣(今山嘴子鎮(zhèn)黃花店村)取碣石如城以名之。”。 [詳細] |
公營子,源于清朝中期,喀喇沁右翼旗鎮(zhèn)國公來此地修建府邸,蒙古語為“宮根浩若”,漢語意譯為公營子,故名。 [詳細] |
源于清乾。1736-1795)年間,有多支關(guān)內(nèi)漢族人逃荒到喀喇沁右翼旗,努魯兒虎山東麓的毗鄰土默特右翼旗的一坡地上落戶安家,并在此地的上部、中部、下部各建有一村,每村三姓(戶),因此村居中,故名為中三家。 [詳細] |
源于清中期有關(guān)內(nèi)漢族人來到蒿桑河西岸落戶成村,因村邊有一座遼代白塔,故名。 [詳細] |
清初有關(guān)內(nèi)漢族逃荒到此地落戶安家成村后,在村旁建一關(guān)帝廟,漢族人敬稱“關(guān)羽”為老爺,故又稱老爺廟。 [詳細] |
六官營子之名,源于蒙古語“麥拉蘇臺浩若”,意指清初期喀喇沁左翼旗第一任扎薩克色楞派其第六子率部族來此地駐牧為官,故名六官營子。 [詳細] |
平房子之名,源于清初,喀喇沁左翼旗一支蒙古族人來大凌河岸邊草灘上駐牧稱此地為“白音套!,漢語意為富裕的河灘地,后清康熙年間,有山東人來此地蓋了幾間平房落戶,后發(fā)展成村,故名平房子。 [詳細] |
源于清初,喀喇沁左翼旗一支蒙古族人舉族來松嶺山下芍藥河畔駐牧后成村,因村邊是一片翻漿的草地,故起村名“昔日德伯格”,漢語音譯為十二德堡,故名。 [詳細] |
清乾隆五年(1740),因村處在形似兩只羊角的山溝之間,故名羊角溝。 [詳細] |
興隆莊之名,源于清中葉,有關(guān)內(nèi)漢族人舉家遷來到喀喇沁左翼旗大凌河縣落戶,逐漸成4個自然屯,后4個屯合并成村莊,意在和氣生財、買賣興隆,故名興隆莊。 [詳細] |
源于藏傳佛教經(jīng)卷《甘珠爾》的蒙古語音譯,系清朝初期,有喀喇沁右翼旗的一支蒙古人來到大凌河北岸雞冠山南,駐牧成村的同時,建起一廟,廟內(nèi)存供著從北京請來的《甘珠爾》經(jīng)卷,遂稱此村為“甘珠爾蘇木”,后來漢族人逐漸多了,諧音叫成了甘招,故名。 [詳細] |
康熙年間,因此地處于縣駐地大城子鎮(zhèn)東面的山口、大凌河的哨口,故名東哨,蒙古語“德日傲恩棍“,德日傲恩棍,是蒙古族汪古部之一的部落名。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