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龍江出?凇 |
村舍四面環(huán)山多云霧,山高漈水下瀉。 |
原置海口古鎮(zhèn)東衛(wèi)城之南。原名東村,后改名前村。 |
明朝時,有風水先生預測本地有貴人,許多富庶人家盼望有貴人出現自家,紛紛搬遷本地居住,并筑墻圍城。該城為后來的?凇肮俪恰,因此本村取名城里。 |
明朝前期,陳氏德萊公自遂義里漈頭村遷至,有鳳翔境。原村置圍墾海堤的一閘門(俗稱斗門)之西北,故別名斗門頭。西邊原為?阪(zhèn)東衛(wèi)城,垣城池釋故合之為斗垣至今。 |
村置龍江出海口。 |
村前原為一片海灘,村后有一條古路。 |
歷史上位于海邊,四周都是灘涂,后經圍海造田才使村民定居下來,村民出海打魚。早晨出海很早就能見到太陽,故取名“晨光”。 |
原村委會位于下龍江官下尾地段,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從官下尾,南門兩村各取首字合稱官南大隊。1960年改名蔬菜大隊。文革期間(1968年)改名立新大隊,意為破四舊,立新風。 |
原海潮可達鐘山下,此處為鐘山東部一塊突山的喬嶼,故名。 |
因共有三個自然村,東有東劉,西有西岐。在成立村委會時各取一個字所以叫東岐。 |
村西側有一風化巖酷似黃牛,故名。 |
宋間,為方姓居住地,后方姓滅,明初何、李姓遷此,村以李姓為名。 |
原系李氏居住,陳氏祖宗從河南南下,經南京鐵井欄后入閩,定居東壁,而后又遷此。為紀念南下遷居,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