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鎮(zhèn),原名峽口,1930~1932年,在寶庫、黑林、東峽河匯合處修木橋一座,名濟通橋,溝通了東峽地區(qū)交通和經濟、文化交流,之后城鄉(xiāng)居民陸續(xù)遷居此橋兩岸。馬步芳當局在此開設商號,修建學校,倡辦集市貿易,峽口日益繁榮,橋頭之名,從此開始。 [詳細] |
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大通衛(wèi)時,在今鎮(zhèn)政府所在地筑城一座,高6.67米,底厚6米,頂寬4米,周圍1860米,設有城樓、角樓、腰樓、月城、炮臺、塹壕和東西兩門!俺顷P”一名因此而來。 [詳細] |
據(jù)傳:元朝末年,這里是藏族居住的地區(qū),建有一座小寺(土塔),后被毀。此地東西較高且靠東山根,象彎月狀,故得名塔爾灣。因鎮(zhèn)政府駐塔爾灣,故名塔爾鎮(zhèn)。 [詳細] |
該鄉(xiāng)南北兩面為山,中間一條溝道,由東西向西傾斜,故名。 [詳細] |
黃家寨地區(qū)開發(fā)較早,西晉設長寧縣時屬長寧縣管轄。元、明期間就有了黃姓居民在此居住,故村名以黃家寨命名。黃家寨鄉(xiāng)因黃家寨村而得名。 [詳細] |
“長寧”名稱歷史悠久,西漢修筑西平亭的同時,在此筑安寧堡,后來為取長久安寧之意,改名長寧堡。此后隨時代變遷,行政區(qū)劃反復變更,但“長寧”之名久興未衰,沿襲至今。 [詳細] |
六百多年以前此川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水肥草茂,且地處娘娘山之西南,故為景陽。 [詳細] |
多林鎮(zhèn)聚居著土、漢、藏三個民族,鎮(zhèn)政府設在哈州村。1949—1956年名多洛鄉(xiāng),雖行政區(qū)劃幾經變更,鎮(zhèn)政府駐地始終在哈州村。哈州村始建于康熙年間,有哈氏遷居于該地區(qū)域內,村因此得名。后因通婚關系現(xiàn)演變?yōu)榱中眨ㄦ?zhèn)名是否為“多洛”與“林”姓的合成,目前尚無文字說明)。 [詳細] |
新莊鎮(zhèn)轄有上山、下山、李家山、申哇、硤門、新莊、臺其莊等十二個村,因鎮(zhèn)政府駐地在新莊自然村而命名。 [詳細] |
1949年建政時以山青林多之意得名青林鄉(xiāng)。 [詳細] |
因祁家寺前有四季常青的松林一片,故名為青山。1984年鄉(xiāng)政府改名為青山鄉(xiāng)沿用至今。 [詳細] |
鄉(xiāng)政府設在遜布村,遜布溝自然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嘉慶年間蘇、鐵等姓從互助遜布遷來此地,村以姓而得名(“遜布”語源于藏語,為姓氏)。1951年建政時,成立了遜讓上、下兩個莊,遜讓一名沿用至今。 [詳細] |
極拉村名據(jù)傳來源于此地有座極哇寺。元末明初藏族居住此地。明代中朝馬氏從河州遷居于此,遂此寺名為村名。因“極哇”、“極拉”近音,演化為極拉一詞。新中國成立后改設極樂鄉(xiāng)。 [詳細] |
史書稱石山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通改衛(wèi)為縣,將南闇門(今橋頭鎮(zhèn))外,新城以南原屬西寧的10堡(寨)劃歸大通縣,石山被劃入,新中國成立時建立了石山鄉(xiāng)。 [詳細] |
舊時稱“撥科”。史料記載:“去縣城西北四十里,為縣治南條諸水之總。初名博羅沖克河。東流穿撥科山峽,東折向南……入西寧之北川……”。民國《大通縣志》載:“去縣城四十五里,居浩門河之南,自西至東二百余里……為通甘涼之道”,說的就是寶庫河、寶庫峽。“撥科”原為少數(shù)民族詞匯,為何族語言,何意?雖無考證,但“寶庫”一詞源于“撥科”卻毋庸置疑。新中國成立之初,設山城鄉(xiāng)和寶庫鄉(xiāng),1956年合并建立了寶庫鄉(xiāng)。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