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草堂又稱樂天草堂、遺愛草堂、廬山草堂、香山草堂。位于廬山北慧遠(yuǎn)古道之東側(cè)。東連剪刀峽,西接?xùn)|林頭、化城茶場,南依北香爐峰、慧遠(yuǎn)講經(jīng)臺,北鄰東林寺、西林寺、臥云垅、李拙翁墓。面積3000畝,距九江市區(qū)13公里。
景區(qū)以人文古遺為主,獨特的地貌為載體,集人文與自然為一體。唐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忠耿直言,得罪權(quán)貴被貶江州任司馬,次年秋即于此筑草堂,并隱逸山居近三年。白居易《廬山草堂記》曰:“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上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yuǎn)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草堂唐五代被毀。歷史上雖有兩次再興,皆為移址而建。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在東林寺蘭墻之外;1987年在廬山花徑。此草堂湮沒千余年內(nèi),僅留故址。
復(fù)(拓)建1992年2月,崔宏倫等組建廬山北香爐峰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相繼投資120萬元?甲C故址,辟修幽路,接引山泉、種植花木,平填場地1.5萬平方米,砌石階2500米,依山就勢仿建古建筑,鐫刻碑銘、題書、楹聯(lián)。經(jīng)過初步開發(fā),2000年,景區(qū)初具規(guī)模,有景點白居易草堂、琴臺、祭臺、齋堂、詠懷亭、引景園門、白家池、雙玉澗、香爐峰、紫云峰、法華庵、遺愛寺、桃花溪、慧遠(yuǎn)講經(jīng)臺、崇福山莊、林隱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