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坐落在汕頭市永平路1號,原為日本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汕頭支行舊址,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坐西南向東北,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三層半歐陸式建筑。一樓為多功能展廳,二樓為永久式文物展廳,三樓“清音閣”為潮樂文化展廳。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永平路1號大樓被登記為不可移動的新發(fā)現(xiàn)文物點。為紀念汕頭開埠150周年,進一步梳理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脈絡(luò),選址于此修建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是我市一張文化名片,濃縮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頭開埠以來的發(fā)展,在陳列布置上反映了汕頭開埠的歷史脈絡(luò)、開埠的意義以及開埠帶來的繁榮氣象。
建設(shè)布局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位于汕頭市金平區(qū)永平路1號樓,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坐西南向東北,與汕頭開埠的見證物、海關(guān)鐘樓隔街對望,毗鄰汕頭市老郵政局,輻射至整個汕頭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qū)。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是一座獨立的三層半歐陸式建筑風格的大樓。其一共有三層建筑,為歐陸建筑風格的大樓,這座大樓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它的前身曾是民國時期的臺灣銀行、報館舊址,建國后作為汕頭西醫(yī)院、報社、法院等機構(gòu)的辦公地點,它見證了汕頭開埠的歷程。大樓靜靜地佇立于老汕頭埠街區(qū),嶄新的墻體、啞紅的格窗,掩不住厚實的歷史感。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樓前步階有三組古銅色塑像,分別是:市井中賣草粿的走販、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女西醫(yī)石美玉女士、怡和洋行的老板約瑟夫·渣甸和他的中國買辦。配合整幢陳列館,將中西兩種文化元素在人物身上作了很好的投影。
館舍歷史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大樓始建于1907年,占地約600平方米,這座中西合璧的歐陸式大樓,曾經(jīng)是日本臺灣銀行汕頭支行行址,直到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被撤銷。后曾作為西醫(yī)院、報社、區(qū)政府大樓和法院的辦公地點。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大樓見證了老汕頭埠的建制沿革和盛衰更迭。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這座歷盡滄桑的大樓被登記為不可移動的新發(fā)現(xiàn)文物點。汕頭市金平區(qū)委、區(qū)政府于2010年5月決定將其建設(shè)為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并于當年免費向公眾開放。
201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