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寺,始建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龍三年),此時正是玄奘圓寂后,佛都法相宗大行,邑人馬道一(即馬祖,什邡兩路口人)在這里出家修行。該寺毀于元末(1368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邑人曹楷植柏三千株;舉人徐應聘捐修大悲閣,鑄馬祖銅像建馬祖殿,明末(1644年),復毀于兵火。到清朝,經(jīng)禪師暖、月容、禮汀等主持再建,幾經(jīng)修繕、完備如今。
寺前照壁有“西川佛都”四個大字。寺門高大莊嚴,金碧輝煌。山門正懸“羅漢寺”三個金光閃耀的大字為清康熙年前成都知府冀應熊所書。進山門為天王殿,然后是一青石鑲成的廣場,彌勒佛(高五米,石雕)獨坐中央。向前進是彌勒殿,旁有一聯(lián)曰:“開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于人何所不容”。其兩廊是五百羅漢殿。再前進是大佛殿。正中懸有“大雄寶殿”匾額,大佛釋迦牟居兩旁有阿難、迦葉侍立。再前為說法堂,后為藏經(jīng)樓(寺內(nèi)藏經(jīng)原1076部,鼎盛時達5048卷),兩側(cè)為東西方丈室。大雄寶殿左側(cè),有能容數(shù)百人參禪打坐的禪堂和收留全國各地僧衣住宿的寮房;東方丈室下有庫房和香積廚、齋所和客堂。全寺佛殿為四幢,呈長方形結(jié)構(gòu),建筑整齊,所用材料全是木石結(jié)構(gòu);殿閣樓院,造型優(yōu)美,宏偉壯麗;門窗檐卷,以及柱、梁、枋、藻井,比彩繪精制成飛禽走獸、花卉鱗毛,栩栩如生。整個廟宇的布局,系參考南充大林寺結(jié)構(gòu)和規(guī)模,樓閣重疊,殿堂深邃,屋脊高聳,飛檐凌空,更襯以參天古柏,高大竹樹,顯及十分雄偉莊嚴。佛寺造像,皆精美傳神。天王殿的四大天王,高數(shù)米,各持琵琶寶劍,手繞一蛇、持傘及銀鼠。怒目直視,金涂彩綴,光怪陸離,使人見而生敬畏;彌勒殿的布袋和尚,坦腹大肚,游人伸手撫摸,他卻開顏大笑。羅漢殿里,五百尊羅漢有五百種姿態(tài),體態(tài)逼真,無一雷同,有的肥胖,有的枯瘦,有的圓面,有的頤長,有的白皙,有的蒼黃;有的笑容可掬,有的瞠目結(jié)舌,有若高歌,有若長嘯,有若凝神注思,有若厲聲呼喊;有若仰觀天文,有若俯察地觀;有怒眼圓睜者,有瞑目參禪者;有若側(cè)耳靜聽者,有若聞言欲辯者;有長眉若帶者,有短須虬髯者;有擊木魚育經(jīng)者,有肩負禪杖者,有手執(zhí)拂塵者;有腳踏蘆葦者,有默數(shù)念珠者……或坐或立或臥或倚,甚至連衣折條紋清晰分明,無一重復。五百羅漢,包羅了所有的笑貌,所有之動作,所有之表情,真實自然,卻不惡不丑。其中猶以瘋僧濟顛和尚更為逼真,頭戴斜插式合掌帽,身穿補破僧衣,是穿空前絕后天梁僧鞋,一雙醉眼,左手提把酒壺,右手拿柄蒲扇,眼目傳神,不論你從那個方向來,都會感到他早瞧見了你。還有一尊者,左手執(zhí)鏡,右手撕開慈善眼的老臉皮成一條縫,露出的卻是一眉清目秀的少年臉蛋,這是最有深味的一尊了。羅漢寺的道場是與八祖禪場馬祖一脈相承的(稱馬祖道場)。由于馬祖將佛教禪宗的特色充分貫徹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突破修持者的自我陶醉倦怠現(xiàn)象,而把禪宗重新導向現(xiàn)實的立場,禪的實踐目標,不在苦行,而在極其樂觀的“樂道”生活,禪與智慧,禪與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受到日本佛界的尊崇。馬祖道一(709年—988年)唐中宗景龍三年生于什邡兩路口(現(xiàn)馬祖鎮(zhèn))。他生性沉靜,喜愛學習,為了尋找擺脫人世間痛苦的方法,他到什邡羅漢寺出家為僧后又去資中披剃,到渝州受戒于高僧圓律。他入佛門后一直學習禪宗北宗的修持方法一坐禪。后千里跋涉拜懷讓為師,成為禪宗七祖懷讓傳法弟子,大力闡揚“頓悟說”。馬祖道一被尊為禪宗第八代祖師,皈依在他門下的弟子達千人以上,得到他認可的有百余人,這些人大多都做了“一方宗主”,后來,禪宗逐步取得了中國佛教的壟斷地位,遠播朝鮮日本。馬祖道一回到什邡后,在羅漢寺筑臺說法,什邡羅漢寺因有了馬祖說法這段因緣,稱為“八祖道場”。
什邡八景之一的“北寺晚鐘”,就是黃昏時寺內(nèi)祈禱的鐘聲起處,群鴉飛繞寺空構(gòu)成的奇景!扮娐晜魅Ы缤,佛法揚億萬國中”,此情此境,你的心一事實上會在一種恬談的妙意之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