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鑼臥佛屬全國大型佛造像之列,是一尊全身石刻像。臥佛造像構思巧妙,設計另辟蹊徑,具有獨特美。馬鑼臥佛像長10.5米,頭長2.1米,頭戴螺髻,鼻梁略高,臉部渾圓,雙眸微合,嘴唇輕閉,面容安詳端莊,神態(tài)怡然,表現(xiàn)出釋迦牟尼遷化時大度超然的神情。佛身披著袈裟,袒胸赤腳,左手置腹上,右手微曲,手指放在胸前,通體服飾線條流暢逼真。臥佛四周雕刻有頂禮膜拜弟子20尊,弟子作哀戚狀、表現(xiàn)出悲傷、憂郁之情。龕楣上對刻二飛天,雖然面目化,但依稀可見韶華裴然的飛天,飄帶飄逸,披肩纏臂,輕盈自然,瀟灑柔美的風韻猶存。
臥佛四周還有大小石窟20余龕,供托著石刻臥佛,東側半巖上鑿有無字花邊碑一通,碑座為雕刻的石龜。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石刻佛像經(jīng)歷無數(shù)的風風雨雨,在文革時期,更是遭受嚴重的破壞。周圍佛龕大多被損壞。但是這尊精美的臥佛,卻免遭破壞。讓世人能在今日目睹他的風采。
2013年5月,睏佛寺摩崖造像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2013年5月3日公布的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中,樂至縣回瀾鎮(zhèn)的馬鑼睏佛寺摩崖造像位列其中。使其成為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也使這尊精美臥佛能再次在世人面前煥發(fā)新的光彩。也是樂至縣繼陳毅故居之后的第二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時間有機會不妨帶上你虔誠的心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感受唐代石刻的魅力。
保護范圍:造像分布范圍向東外延150米,向南外延100米,向西外延150米,向北外延10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0米。
回瀾鎮(zhèn):樂至縣轄鎮(zhèn)。原為倒流鎮(zhèn),1938年更名回瀾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7公里。面積85平方公里,人口4.2萬。樂(至)安(岳)公路過境。轄姑嫂坎、牛市、紅光、互助、五臺山、冷家、萬安、峗家灣、馬家溝、靈官、土橋鋪、夏家溝、牛場壩、熊家橋、云峰、棉花溝、中隊部、蘭家、觀音橋、大埝塘、清泉寺、油坊灣、付家廟、川…… 回瀾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