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b>

  • <li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li>
      <div id="pn9gm"><label id="pn9gm"></label></div>
    1.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武漢市 > 洪山區(qū)旅游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民族學院民族文物陳列館,文革期間,中南民族學院被撤銷,陳列館藏品也被轉(zhuǎn)移至中央民族學院保管。1984年,在著名學者吳澤霖先生的倡議、主持下,博物館得以復建,并正式命名為“民族學博物館”,國家副主席-同志親筆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她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座以“民族學博物館”命名的專業(yè)性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武昌南湖之濱,展館面積2600多平方米,館舍建筑依山就勢,隨自然地貌高低分布。在空間處理上,以3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高低錯落的內(nèi)院為中心,利用不同尺度和長寬比及閉合、開敞等富有變化的組合方式精心構(gòu)筑,將庭院、走廊、大廳、內(nèi)室連為一體。屋上蓋琉璃瓦,并綴以飛閣重檐,秀麗玲瓏。整個建筑既莊重典雅,又和諧明快,其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融入了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精髓和少數(shù)民族的建筑風貌,顯示了炎黃子孫的獨特匠心。觀展之余,若有興登樓臨遠,江南之白云藍天,畫山秀水,朝陽夕暉,荷-色,可盡情欣賞。

      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民族學博物館,經(jīng)過幾十年幾代博物館人的不斷努力積累,目前已收藏我國中南、華東、西南等地區(qū)二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文物一萬余件,包括少數(shù)民族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服飾、文史檔案、宗教器物、書畫等方面的內(nèi)容。她們或古樸粗獷,或玲瓏典雅,或裝飾華麗,或構(gòu)圖冼練,其中不少堪稱珍品、孤品,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象京族的“繡花彩”宗教服裝、仫佬族的對襟繡花女服、黎族的刻木記事實物等在各民族地區(qū)民間早已失傳,甚至不見于當?shù)夭┪镳^等文化機構(gòu),成為國內(nèi)唯一。2000年6月,由國家民委和云南省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民族服飾博覽”會上,我館即受湖北、廣西等省區(qū)的邀請,派人攜有關民族服飾代表相關民族參展,彌補了該民族傳統(tǒng)服飾的缺撼!象不用一顆鐵釘、采用中國傳統(tǒng)木作工藝榫卯銜接、結(jié)構(gòu)巧妙、做工精致的土家族傳統(tǒng)雕花家俱,代表了土家族傳統(tǒng)民間手工藝的極高水準。豪華的土家族三滴水床,床花板上用浮雕和鏤空等手法雕刻有土家族服飾、兵器、樂器、狩獵工具以及反映人類生殖崇拜的瓜果、花卉等。還有反映土家山寨艷陽高照,皓月當空,河上跨橋、河中行船等幾十幅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圖案,表達了土家族人民對“人杰地靈,人壽年豐”理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土家族洗臉盆架雖無三滴水床的氣勢,但盆架上細致的圖案,高超的雕刻技藝則更勝一籌。此外,古樸雅致的蠟染;色澤鮮艷的壯錦、土家錦、黎錦、侗錦;形象生動、花中有花、情趣橫生的剪紙;世界面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文化的產(chǎn)物——儺面具;中國南方古代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物——銅鼓等藏品都令到這里參觀的人嘆為觀止。

      在搞好民族文物收藏、保護的同時,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也非常重視文物的陳列展示工作。自1986年新館落成開放以來,根據(jù)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和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民族學博物館先后在館內(nèi)以及上海、洛陽等地主辦了定期及臨時性的展覽十幾次。目前在館內(nèi)主辦的展覽有“館藏文物集粹”、“中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藝術”、“土家族民間傳統(tǒng)工藝”、“黎族傳統(tǒng)文化”、“南方少數(shù)民族造型藝術”等。展覽以實物為主,配以適當?shù)膱D片和文字說明。舉步之間,便能讓廣大觀眾領略我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和風俗民情,有志于民族學、人類學、文化學者,更可登堂入室,尋根本、溯源流,探究我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真諦。

      作為專業(yè)性很強的文化教育機構(gòu),民族學博物館不僅在中南民族大學和武漢有關高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學研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還是武漢市重要的社會教育資源。

      民族學博物館是建立在民族學學科基礎之上的專業(yè)博物館,它與民族學的關系,正如化學和物理與它們的實驗室的關系似的,是一體中的兩個部分,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實際上民族學博物館就是民族學的一個間接的田野調(diào)查基地,雙方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種共生狀態(tài)。每種學科負有兩種使命:一是使本學科的知識理論不斷深化更新;二是把已有的知識廣為傳播。在民族學學科總的范圍內(nèi),民族學主要承擔了第一使命,第二種使命則由民族學博物館來肩負。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一向重視為民族學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服務。民族學博物館不僅是我校民族學及相關學科的教學實習基地,而且還成為武漢市有關高校社會學、人類學、建筑學、工藝美術等相關學科專業(yè)的教學實習基地,為高校相關學科的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服務。

      早在1966年之前,民族文物陳列館作為當時武漢市有特色的文化部門就曾接待了包括印度總理尼赫魯在內(nèi)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各方面人士,為宣傳我黨和我國的民族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1986年新館落成后,即向社會開放。面向廣大觀眾,尤其是武漢市及其周邊的廣大中小學生普及民族知識。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渴求,民族學博物館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每年接待國內(nèi)外觀眾達數(shù)萬人次,成了武漢市科教旅游線路的重要景點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許多國際友人參觀后都題辭留念。黨和國家領導人、學術界人士、同行專家也曾多次到博物館視察交流、參觀指導。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湖北日報等諸多新聞媒體用專題、專欄形式對民族學博物館作過宣傳介紹。由于宣傳教育工作成績突出,1995年,民族學博物館成為武漢市首批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0年榮獲“湖北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獲得武漢市“2005年度博物館工作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在弘揚民族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武漢市重要的外宣窗口之一。

      地址:武漢市洪山區(qū)民族大道182號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攀枝花花舞人間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91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欧美在线成人午夜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