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b>

  • <li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li>
      <div id="pn9gm"><label id="pn9gm"></label></div>
    1.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漳州市 > 薌城區(qū)旅游

      漳州府文廟大成殿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漳州府文廟大成殿
      漳州府文廟大成殿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漳州文廟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qū)修文西路,是漳州城內(nèi)最大的古建筑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清乾隆《漳州府志》載,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于州左,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復故址。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孫世代相傳住于廟內(nèi)直至明正德年間。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屢有修葺。

      漳州文廟坐北朝南,現(xiàn)有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倫堂、泮池、欞星門等已毀,現(xiàn)大門以內(nèi)中軸線上依次為戟門、丹墀、月臺、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戟門面闊九間,進深二間。東西兩廡面闊各八間,進深各二間。

      大成殿建筑結(jié)構(gòu)特殊,梁架承襲舊制,較完整地保留了閩南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特點,并融入北方建筑風格。屋面椽條上鋪望磚,筒瓦、板瓦、正脊、垂脊、圍脊、餞脊為磚瓦混砌,石灰砂漿面層,各脊側(cè)面雕塑花鳥、卷草等裝飾,正脊兩端為燕尾狀。彩繪、油飾明間脊桁、天花板及額枋、木雕構(gòu)件、露明椽條均有彩繪。其他木構(gòu)架及斗拱、桁條、外檐裝修均為土朱色油飾。

      漳州文廟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歷史文物價值,是漳州文化發(fā)展史重要的實證物。今廟中尚存有元延碑、明洪武碑及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寧道戴璣書丹的修建碑。1924年《重修漳州學宮碑》,青石刻成,刻工技藝高超?涤袨樽四丝涤袨橥砟曜髌,筆氣雄健。還有明崇禎年間郡守曹荃大書《游圣之門》石榜及1936年立的《重修文廟》碑等碑刻。大成殿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細部裝飾據(jù)專家考評均為宋代遺物,是研究宋代文廟建筑的珍貴實例,反映了當時閩南一帶較高的石雕刻技術和建筑技術水平。

      漳州府文廟大成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qū)修文西路2號。

      大殿始建于宋慶歷四年(1044),政和二年(1112),紹興九年(1139)復回原址,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建,幾經(jīng)廢興。漳州府學亦設于此,F(xiàn)建筑由儀門、大成門、兩廡、丹墀、祭臺、大成殿等組成,占地面積2600多平方米。朱熹知漳州,曾每旬之二日必領官屬至此“視諸生講小學為正義”。鄭成功、黃道周等都曾到此祭祀孔子。

      主體建筑大成殿,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闊五間(23.2米),進深六間(23.7米),重檐歇山頂。花崗巖大石柱支撐著抬梁式木構(gòu)架,下檐梁架皆為插入金柱的三步梁架,硬挑單挑出檐。金柱柱徑達0.8米。上檐在額枋之上施彎拱疊枋偷心式斗拱一圈,除柱頭及轉(zhuǎn)角外,補間斗拱施一至二朵,斗拱外檐出檐部分為七鋪作單抄三下昂單拱偷心,斗拱之上設井口天花。屋檐起翹顯著,兩山山尖升起較高,正脊彎起,山花挑出山柱之外,保留了早期閩南建筑特征,具有許多宋元木構(gòu)手法。殿前六根蟠龍檐柱,形象生動,雕工精美,是閩南大型殿堂建筑的重要實例。廟內(nèi)尚存元延祐、明洪武和正德、清康熙以及1924年和1936年立的重修碑碣。其中1924年的《重修漳州學宮碑》為康有為晚年所撰并書,筆力雄健。

      2001年漳州府文廟大成殿作為明代的古建筑,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縣大觀圣作之碑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91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欧美在线成人午夜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