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壽縣城南30公里的安豐塘北岸,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為祀楚令尹孫叔敖建,始建年代不詳。據(jù)《水經(jīng)注》載,“芍破水北經(jīng)孫叔敖詞下”,可知祠之始建不晚于北魏,明、清兩代迭有修葺,F(xiàn)存大殿、還清閣、崇報門,詞內(nèi)外集中明、清碑刻19方,中有歷代安豐塘碑記、安豐塘灌區(qū)圖示、孫叔敖刻像及傳略,是研究安豐塘的重要史料。
孫公祠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壽縣安豐塘畔的孫書敖祠堂。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豐塘祠等。位于今安豐塘北岸,為祀孫叔敖造芍陂而建,始于何時尚未能詳。安豐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稱。古名芍陂,為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后人為紀念孫叔敖,在陂北建有一祠,故名孫公祠。
孫叔敖,姓孫,名敖,字孫叔;父名孫賈,任楚國司馬,后被斗越椒所害,孫叔敖避難于夢澤。虞邱相薦其賢于楚莊王,召為令尹!妒酚?循吏列傳》說。“孫叔敖者,楚之處土也,虞邱相進之于楚莊王,以自代也。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0邪,盜賊不起。秋冬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為了發(fā)展生產(chǎn),富國富民,他選擇主要產(chǎn)糧區(qū)的壽春,利用南高北低、水源豐富的地理環(huán)境,修造芍陂水利,灌溉萬頃,使楚國經(jīng)濟迅速恢復與發(fā)展,人民得其利。
據(jù)傳,此舉適合國情,深得人心,當?shù)厝嗣窈茉缇驮谮閭攘㈧粢约懒。《水?jīng)注》“肥水”條下有記曰:“水北徑孫叔敖祠下”,可見孫公祠始建日最遲也不會晚于北魏。宋王安石《安豐張令修芍陂》詩中亦有“楚相祠堂仍好在”句,明代宣陽僑郎王邦瑞《過孫叔敖祠》詩曰:“百里陂塘峙楚祠,萬年伏臘動人思。愛存墮淚非殘碣,功似為霖豈一時!睋(jù)《壽州志》記載,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御史魏璋“重修之”;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知州劉概“增葺之”;清康熙間,州同顏伯?《孫公祠廟記》說祠有“殿廡門閣凡九所二十八間,僧舍三所九間,戶牖五十有七戶”;又說有古柏數(shù)株,遮天蔽日。游客到此,觀芍陂壯舉,仰楚相遺風,留連之余,可于庭、于廊、于廡、于樹下、于南牖北窗,此軒彼欄,皆得以憩憩,偃仰隨意,風雨寒暑所不及也。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壽州知州周光鄰《芍陂楚相祠》云:“楚相祠堂柏蔭清,芍陂晴藻碧煙橫。欲知遺澤流長處,三十六門秋水聲。廉吏可為終可為,衣冠今古式威儀。野人欲采塘花獻,剛及西風稻熟時!苯(jīng)過乾隆年間多次修葺,形成一套祠宇制度。
正殿奉楚令尹孫叔敖像,東配明壽州知州黃克纘“木主”,西配清壽州州同顏伯?“木主”;東西廡配祭漢至清代致力于芍陂興利的官宦48人,漢廬江太守王景以及兗州刺史鄧艾位居前列。現(xiàn)存大殿、還清閣、崇報門和明清間碑刻19方。大殿三間,位于后進,硬山、馬頭墻、前提檐、立貼式梁架。還清閣位于中進,闊三間,深一間,兩層密檐式,墻面出單挑磚雕華拱以承檐下。崇報門為前進,又稱碑廳,面闊四間,東間闊3.3米,自東至西各間面依次遞減;門設東邊第二間正中,異于大殿,還清閣設門于明間的對稱格局。碑廳內(nèi)外墻上,嵌有近年自祠之內(nèi)集中起來的碑刻19方,有歷史上重修安豐塘碑記、禁止侵塘為田的積水界石記、安豐塘圖、孫叔敖石刻線像及其傳略、重修孫公祠碑記等。其中明代石刻塘圖,可見塘的位置、水源、斗門、灌區(qū)概況,在水利科學史上有較高價值。乾隆四十年梁書丹之草體《重修安豐塘碑記》,亦常為游人所欣賞。
治楚三年而莊王以霸——孫叔敖 孫叔敖(公元前約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郢都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楚莊王時官令尹(相當于宰相)。據(jù)《荊門直隸州志》記載,孫叔敖居荊門白土里(后改稱孫家山,在荊門、荊州交界處)。 孫叔敖拜令尹時,傾國吏民皆來朝賀。有位布衣老者姍姍來遲,嚴肅地對他說,地位越高越要體恤下情,官職越大越要謙…… 孫叔敖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