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方門為孝陵之正門,原有五道,三大二小。大門內(nèi)為中門,中門里有神帛爐,左右有廡,中門外左邊是屠宰祭奠牲畜的宰牲亭,右邊是皇帝祭奠時(shí)更衣的具服殿。這些建筑毀于咸豐年間兵火,清同治年間重修時(shí),改為一道門,氣魄小多了。方門兩邊有短垣左右伸出,向北包圍,將碑殿、享殿、明樓(寶城)等均包入其內(nèi)。方門上嵌有長方形條石一方,兩邊刻云龍紋,中刻“明孝陵”三字,字徑0.51米,石匾高1.07米,長1.99米,為曾國藩書。
文武方門東墻南側(cè),立“特別告示碑”一塊。八國聯(lián)軍進(jìn)攻北京,火燒圓明園后,帝國主義分子到處搜掠和破壞我國名勝古跡。為保護(hù)明孝陵,宣統(tǒng)元年(1909),由兩江洋務(wù)局道臺(tái)王氏和清江寧知府楊氏刻立此碑,碑文用日、德、意、英、法、俄6國文字刻成。碑身分為6格,每格一國文字,此碑高1.5米,寬0.63米,厚0.15米,亦有云龍紋作邊飾。在碑殿的殿外東墻前,亦立有一塊同樣的“特別告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