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街位于蘇州古城的核心位置,業(yè)態(tài)豐富、歷史悠久,既保留著傳統(tǒng)水鄉(xiāng)的建筑特色,又吸納了年輕化潮流元素,可謂是“傳統(tǒng)現(xiàn)代化、古典潮流化”的代表街區(qū)。如今的十全街正成為新的網(wǎng)紅打卡地,是蘇州展現(xiàn)古典與時尚的新窗口,也是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元素。
原稱“十泉街”,因舊有十口古井的緣故。又,清乾隆帝自號“十全老人”,南巡至蘇,曾駐蹕于附近帶城橋下塘織造府內,地方官員為討好乾隆,遂改“十泉街”為“十全街”。十全街自烏鵲橋往東,為舊時古城高尚住宅區(qū),豪門巨屋,深宅大院,鱗次櫛比。烏鵲橋至人民路(原三元坊)段,宋名孝友坊,范成大《吳郡志》作“孝友坊,南園東巷”,盧熊《蘇州府志》已錄“孝友坊巷”名,清及民國稱大太平巷。20世紀50年代,該路諸段全部拓寬后,合稱十全街。
十全街共架橋8座:磚橋、吳衙橋、星造橋、帶城橋、船場橋、烏鵲橋、福民橋、帝賜蓮橋。烏鵲橋往西至人民路段原稱大太平巷,1966年合并稱友誼路,1980年統(tǒng)稱今名。烏鵲橋往東,為大宅院區(qū),古樸寧靜,名士寓廬比比皆是。67號和103號為清代祖孫狀元彭定求、彭啟豐故居;275號懷厚堂為明代正德年間大學士王鏊故居;111號為國民黨元老李根源故居(自譽“曲石精廬”);115號為棉織實業(yè)家嚴欣祺住宅;還有國民黨將軍朱培德公館及馬崇六公館、唐亞賓公館(老百姓戲稱“芝麻糖公館”);國畫大師書法家張大千、張善子、趙子云、蕭退闇等也曾寓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