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洞發(fā)育于三疊紀灰?guī)r的小孤峰中,位于六枝特區(qū)桃花公園內(nèi)的桃花山腳。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5°28′08″,北緯26°12′29″,海拔1,340米。洞口東南向,高約5米、寬約15米。洞縱深約31米。堆積物面積約150平方米。洞四周開闊。桃花洞遺址于1983年10月修建桃花山公園時發(fā)現(xiàn),建園人員于洞中發(fā)現(xiàn)巨猿化石,化石上粘附有灰燼。同年11月至12月,省博物館派人進行清理和小面積試掘。試掘區(qū)堆積物厚約2米,自上而下分為三層:上層為黑色表土層,含磨制石器及陶片等遺物;中層為黑色、灰色粘土層,含人化石、動物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遺跡等;下層黃色粘土層未見文化遺物。上層出土玄武巖磨制石斧1件、磨光石器5件及陶片20余件。中層出土石制品256件,同層還出土骨錐、穿孔蚌器和大量燒骨燒石,燒石和炭屑厚達40~70厘米,并發(fā)現(xiàn)有人股骨化石1件,巨貘、獾、熊、虎、豪豬、鹿等10余種哺乳動物化石。在洞口左右兩壁還發(fā)現(xiàn)用赤鐵礦粉為顏料,以人物動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巖畫。
人類股骨化石折斷面顯示了髓腔極小,骨壁很厚的原始性,而發(fā)達的股骨脊又表現(xiàn)出進步性,被研究者稱其為“桃花洞人”。
石制品以玄武巖為主,硬質砂巖和燧石次之。石器工具類83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盤狀器、尖狀器等。制作技術以錘擊法為主,其中刮削器類多為零臺面石片加工的中、小型器,單刃多于復刃,凸刃數(shù)量較多,修理較為精細,其余為石核、石片、石錘等100余件。磨制石器6件,通體磨光石斧1件,其余為刃部磨光。蚌器2件,為小而簡單的穿孔裝飾,這在國內(nèi)是首次發(fā)現(xiàn)。骨制品為2件骨錐,制作精巧,呈三棱形,尖扁鈍。陶片47件,較為破碎,為深灰色和淺灰色砂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其次為錐剌文、弦紋、刻劃紋、方格紋、波紋、回形紋等。
桃花洞遺址上層為新石器時代,中層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這種新舊石器文化并存的史前遺址,對研究現(xiàn)代人進化過程有著特別的意義。
1985年11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