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縣建置
戰(zhàn)國時期,境內屬燕國遼東郡。自秦后,歷代均屬郡、州、府、路、衛(wèi)、廳所轄。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置本溪縣后,縣內行政設置曾設區(qū)、鄉(xiāng)、村,撤區(qū)設鄉(xiāng),撤鄉(xiāng)設公社、大隊。1984年,全縣恢復鄉(xiāng)鎮(zhèn)建置。
縣官署歷稱縣衙、公署、民主政府、人民政府、人民委員會、革命委員會,1981年,恢復縣人民政府稱謂。
縣治駐地幾經改設,1960年,定于小市?h首職名歷稱知縣、知事、主任、縣長。
一 建縣前隸屬
據(jù)《通典·安東府》載:“舜分青州為營州,置牧,宜遼水之東!睉(zhàn)國時期,燕國置遼東等5郡,境內屬燕遼東郡。據(jù)《史記·匈奴列傳》載:“燕亦筑長城,自造陽至襄平(今遼陽)。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是時,境內為燕國遼東郡襄平范圍內。
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贏政二十六年),秦統(tǒng)一中國后,將全國劃分36郡,境內屬遼東郡襄平縣。
漢代 漢襲秦制,境內仍屬遼東郡襄平縣。
三國、晉、南北朝及隋代 三國時期,魏于領地內置州郡縣,境內先屬平州遼東郡襄平縣,后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西晉時期,境內屬平州遼東郡(國)襄平縣。東晉時期,境內先后屬前燕、前秦和后燕。公元404年(東晉元興三年),高句麗部族割據(jù)遼東后,置遼東城(今遼陽老城區(qū)),境內屬高句麗部族政權所轄。南北朝和隋朝時期,境內仍屬高句麗部族政權所轄。
唐代 公元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唐滅高句麗,收復遼東故地,在遼東設置安東都護府,境內屬河北道安東都護府遼城州(曾稱遼州、遼東州)都督府。
遼代 公元917年(遼太祖神冊二年),契丹占據(jù)遼東,境內屬契丹部族轄地。公元919年(遼太祖神冊四年),契丹修遼陽城,改名為東平郡,境內屬東平郡。公元980年(遼景宗乾享二年),改置東京道遼陽府,境內屬東京道遼陽府白巖州。
金代 公元1125年(金太宗天會三年),金滅遼,繼而廢道置路,境內屬東京路遼陽府石城縣。
元代 公元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置遼陽行中書省,翌年改原金東京路為遼陽路,境內屬遼陽行省遼陽路遼陽縣。
明代 廢州縣置衛(wèi)。境內分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東寧衛(wèi)、定遼中衛(wèi)、三萬衛(wèi)管轄。境內設有草河千戶所(屬東寧衛(wèi))、威寧營鐵廠百戶所(屬三萬衛(wèi)),并在連山關設置關驛。1467年(明成化三年),明朝廷加強遼東防務,修筑“遼東十堡,”位于境內的有清河堡、堿廠堡、草河堡。翌年,又連接十堡,修筑遼東邊墻,境內邊墻從北甸子入堿廠堡,經東營坊和藍河峪之間出境,長百余里。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境內又增建一堵墻堡(今馬城子)和孤山堡。公元1574年(明萬歷二年),孤山堡改設置孤山新堡(今新城子)。
清 公元1644年(清順治元年),境內屬遼陽府。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降遼陽府為遼陽縣。1664年(清康熙三年),升遼陽縣為遼陽州。至1906年設置本溪縣前,境內分屬奉天府遼陽州、興京撫民廳、鳳凰廳管轄。
二 建縣后隸屬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10月,清朝廷正式批準將遼陽州東部、興京撫民廳西南部、鳳凰廳北部地區(qū)劃出,設置本溪縣。據(jù)《清實錄》載:“光緒三十二年辛卯,添設本溪知縣,從盛京將軍趙爾巽之請也!北鞠h設置后,始屬東邊道尹公署管轄,后直屬于奉天府,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直屬于奉天省。
1912年(民國元年),奉天府改為奉天省,本溪縣屬奉天省東邊道。1928年(民國17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后,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本溪縣隸屬遼寧省。1931年(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為日本殖民地,1932年(民國21年)3月,建立“偽滿洲國,”將遼寧省改為奉天省,本溪縣隸屬奉天省。1937年(民國26年),日偽政權實行街制,在本溪縣公署所在地本溪湖設立本溪湖街。日本政府以撤銷“治外法權”名義,將滿鐵附屬地交還日本控制下的偽滿政權,原滿鐵附屬地本溪湖火車站、順山、河沿一帶并入本溪湖街。1939年(民國28年)10月1日,偽滿政權將本溪湖街、宮原一帶(今本溪市平山區(qū)一帶)從本溪縣劃出,設置本溪湖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9月18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熱遼軍區(qū)十六軍分區(qū)部隊進駐本溪。10月22日,成立本溪縣民主政府,隸屬于遼寧省政府。1946年4月以后,本溪縣民主政府隸屬遼東省第三專員公署(10月后為安東省第三專員公署);1948年7月,三專署撤銷,本溪縣政府隸屬安東省政府。
1946年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qū)。5月3日占領本溪地區(qū),成立國民黨本溪湖市政府及本溪縣政府,隸屬于國民黨遼寧省政府。同年10月1日,國民黨遼寧省政府下令撤銷本溪湖市,將市區(qū)并入本溪縣。
1948年10月31日,本溪縣全境解放,隸屬于安東省。1949年4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將安東省與遼寧省合并,成立遼東省、遼西省,本溪縣隸屬于遼東省。
1952年10月,東北人民政府決定,本溪縣建制撤銷,其所轄的9區(qū)1鎮(zhèn)并入本溪市,作為市郊區(qū)。1956年5月23日,國務院作出關于設置本溪縣的決定,7月24日,經遼寧省人民委員會請示國務院批準恢復本溪縣建制。7月28日,組成本溪縣劃分籌備委員會,8月1日,正式成立本溪縣籌備委員會,代行即將產生的本溪縣人民委員會的職權。10月,本溪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本溪縣人民委員會,由本溪市人民委員會代管。1959年3月,經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本溪縣正式隸屬本溪市管轄。
1989年9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本溪縣,設立本溪滿族自治縣,延用至今。
本溪縣基本情況
一 位置
本溪縣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qū),位于東經123°34′53″—124°45′42″,北緯40°48′50″—41°33′50″。東與桓仁、寬甸滿族自治縣相通,南與鳳城市為鄰,西與本溪市、遼陽縣毗連,北與撫順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縣城小市距本溪市38公里,距撫順市91公里,距沈陽桃仙機場102公里,距沈陽市112公里,距遼陽市148公里,距丹東市211公里。沈丹(沈陽至丹東)鐵路自西北至西南穿越縣境西南部,溪田(本溪至田師傅)鐵路由本溪市區(qū)從西至東通過縣境中部及東部,公路網絡遍布城鄉(xiāng)。
二 疆域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置本溪縣時,清朝廷劃遼陽州東境150余村屯、鳳凰廳東北部賽馬集等41界(村)、興京撫民廳西南部的堿廠、清河城、李麻子溝等23村屯,構成本溪縣疆域。全境版圖形狀近似正方形?h境東至平井子95公里,與桓仁接壤;東南至堿廠110公里,與寬甸接壤;南至翟家溝75公里,與鳳城接壤;西至鄭家屯10公里,與遼陽接壤;西北至大高嶺60公里,與遼陽及沈陽接壤;北至張其寨25公里,與撫順接壤;東北至灣柳河60公里,與興京接壤。東西橫距85公里,南北縱距80公里,全境面積5872.5平方公里。
1936年(民國25年),鳳城縣五區(qū)草河口等村劃歸本溪縣。1939年(民國28年)10月1日,本溪湖街擴建為本溪湖市。1941年(民國30年),將本溪縣臨近市區(qū)的125平方公里的地域劃入本溪湖市。
1945年11月底,賽馬集地區(qū)由本溪縣劃出,與鳳城縣的部分地區(qū)合并,新設賽馬縣。1946—1948年,由于解放戰(zhàn)爭形勢的變化,本溪縣行政區(qū)劃變動頻繁,轄境隨之更變。1946年9月,將劉家等5個村劃歸新設立的青城縣;雙嶺等5個村劃歸賽馬縣。同年11月,將本溪縣偏嶺劃歸沈撫縣,將桓仁縣的“外三!奔囱蠛䴗、大陽、紅土甸子及四平、西河掌、東溝嶺、大東溝等10個村劃歸本溪縣。1947年2月,本溪縣清河城劃歸沈撫縣,同時劃入新賓縣所轄的四方臺、小堡、馬架子等村。1947年7月,又將劃入本溪縣的四平、大東溝、東溝嶺等村劃回新賓縣,又新劃入新賓縣的李麻子溝、支家堡子、馬鹿溝等村。1948年10月,偏嶺地區(qū)由撫順縣劃回本溪縣。11月11日,清河城區(qū)又由撫順縣劃歸本溪縣。1949年7月5日,將本溪縣堿廠所轄的四方臺、馬架子、李麻子溝、小堡、支家堡、馬鹿溝等26村劃歸新賓縣。同時,將本溪縣牛心臺所轄的9個村劃歸本溪市所屬的大峪區(qū)。
新中國成立后,本溪縣疆域隨區(qū)劃的調整又有幾次較大的變動。1951年4月,將本溪縣偏嶺所轄的部分地區(qū)劃歸本溪市屬的大峪區(qū)。1956年7月,恢復本溪縣建制時,全縣設7個區(qū)和1個鎮(zhèn)。同年9月,遼寧省人委決定將撫順縣的撫南區(qū)、五龍區(qū)共15個村劃歸本溪縣。1957年7月18日,撫南區(qū)、五龍區(qū)又劃回撫順縣。1958年2月15日,本溪市委決定將田師傅、牛心臺、南芬3個區(qū)劃歸本溪縣。全縣為10個區(qū)和1個鎮(zhèn)。1959年4月,本溪市委報請遼寧省委批準,將本溪縣紅星人民公社(石橋子)、衛(wèi)星人民公社(橋頭)、工農人民公社(南芬)劃出,設立本溪市牛心臺區(qū)。
1984年 7月,本溪縣完成了鄉(xiāng)、鎮(zhèn)建制改革,全縣由13個公社、3個鎮(zhèn)1個場,改建為11個鄉(xiāng)、6個鎮(zhèn)、1個場。1988年7月1日,下馬塘鎮(zhèn)由本溪縣劃歸南芬區(qū)。
本溪縣全境面積為3342.94平方公里。全境版圖形狀呈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南北縱距85公里,東西橫距6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