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b>

  • <li id="pn9gm"><meter id="pn9gm"></meter></li>
      <div id="pn9gm"><label id="pn9gm"></label></div>
    1. 博雅地名網(wǎng) > 江蘇 > 蘇州

      蘇州古鎮(zhèn)地名探源

      [2013-6-5 23:27:29]
         蘇州是個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而說到蘇州,就不得不說他所轄的眾多古鎮(zhèn)。這些古鎮(zhèn)與蘇州一樣,均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她是蘇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別是這些古鎮(zhèn)的地名,幾乎都帶有精彩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
        
          甪端降臨甪直鎮(zhèn)

        
          甪直鎮(zhèn),是江南水鄉(xiāng)的古鎮(zhèn)之一,位于蘇州古城東南面二十公里處。"甪直",這個鎮(zhèn)名真有點兒怪,有些人甚至不認識這個"甪"字,認為是"角"字寫錯了,其實沒有錯。這個"甪"字真有點兒來頭。
          甪,是傳說中的獸名!蹲謴 び貌俊罚"甪,獸名。"它的全稱叫"甪端"。民間傳說,甪端與麒麟一樣,都是神獸。清王士禎《隴蜀馀聞》云:"角端,產(chǎn)瓦屋山,不傷人,惟食虎豹。山僧恒養(yǎng)之,以資衛(wèi)護。"甪端的形態(tài)比較怪異,頭上長一角,似犀牛,身如獅、背如龍、爪如熊、鱗如魚、尾如牛。它腳步如飛,一天能行一萬八千里,又懂得四方語言,信息十分靈通,能了解遠方的情況。它很有靈氣,如果皇帝開明,天下太平,就會出現(xiàn)。因而,在北京故宮太和殿兩邊,就放著一對銅鑄的甪端,用來表明皇帝是有道明君。民間也有將甪端置于大門口,或置于大廳案幾上,以示吉祥如意。
          當?shù)乩习傩沼袀關于甪端的民間傳說,大意是在秦始皇年代,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一統(tǒng)天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寧,甪端就在咸陽(秦京城)出現(xiàn)了;到了二世秦國滅亡,甪端就離開咸陽,來到江南水鄉(xiāng)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即現(xiàn)在的甪直。它認為這里風光好,很安定,就在此不走了。所以說,甪直的得名與甪端有關。甪端是神獸,是吉祥和象征,以甪端名鎮(zhèn),祈求他保護百姓的安康,自然是很好的,民眾也非常樂意。現(xiàn)在,在甪直鎮(zhèn)的廣場上,用花崗巖雕塑著一座高六米的甪端,作為鎮(zhèn)的標志,游人走到那里,總要駐足觀看,并攝影留念。
          那么,甪直的原名叫什么呢?有兩個,一叫"甫里",甫,大也;里,鄉(xiāng)村居民聚落之處。那里原是一個無名的小村落,慢慢地發(fā)展為小鎮(zhèn),小鎮(zhèn)稱"甫",也是一種夸大的說法。唐代詩人陸龜蒙,字魯望,吳郡(今蘇州)人,考進士不第,后隱居甫里,自號"江湖散人",人稱"甫里先生"。著有《甫里先生集》。清朝康熙年間,里人陳維中編有《吳郡甫里志》,記載甫里的歷史變遷,描寫甫里的風俗民情。二叫"六直",因鎮(zhèn)上有三橫三直六條筆直的河流,故而得名!秴强じ镏尽吩疲"一港界其間,南北通六處"。一港即界浦港,與六條直河相通,也名"六直浦"。
          甪直是個千年古鎮(zhèn),鎮(zhèn)上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有梁朝古剎保圣寺,最盛時有房屋五千余間,號稱"江南第一禪林"。寺內(nèi)有唐代楊惠之塑的十八羅漢像,"神光閃耀,形貌如生",被譽為"國寶"。有唐代詩人陸龜蒙的遺跡,如甫里祠、斗鴨池,清風亭等。甪直婦女還保留著江南水鄉(xiāng)婦女的服裝特色,頭扎三角包頭巾,身著大襟布衫,采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布料,或青白相間,或黑白相間;腰束作裙,繡有花紋圖案,甚是美麗;腳穿百納繡花鞋,靈活輕巧。婦女們在田野勞作,在碧綠的田野里,映著她們的身影,好似一幅色彩艷麗的畫圖。
          鎮(zhèn)頭有個花崗巖石牌樓,古樸莊重,正面有錢君匋書寫的"甪直古鎮(zhèn)"四字,有錢仲聯(lián)撰寫的楹聯(lián):"古鎮(zhèn)遠名楊,為存羅漢楊家塑;唐詩開晚境,來拜江湖甫里祠。"背面有集明代詩人高啟詩的聯(lián)語:"長橋短橋楊柳,人看旗出酒市;前浦后浦荷花,鷗送船歸釣家。"這兩副聯(lián)語,概括了古鎮(zhèn)的特色和名勝風光。
          虎疁避諱滸墅關
          滸墅關是一座著名的歷史古鎮(zhèn),也是蘇州西北部的一個重鎮(zhèn)。滸墅關約在蘇州城北二十五公里處,與蘇州距離較近,所以,蘇州人對滸墅關都非常熟悉,在民間流傳著許多滸墅關的故事。
          滸墅關原名"虎疁",這個"虎",不僅與虎丘有關,還與秦始皇有牽連。傳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后,躇躊滿志,巡游天下,這年到了蘇州。他早就聽說吳王闔閭墓葬時,有三千把扁諸、魚腸劍殉葬,這劍為干將所造,鋒利無比,堪稱寶物。秦始皇想得到這些寶劍,就到虎丘去察看地形,以便求劍。當秦始皇踏上虎丘時,猛見一只吊睛白額虎蹲在山上,虎視眈眈,兇威異常。秦始皇遂拔劍刺虎,虎轉頭向西方逃去,秦始皇緊緊追趕,約追了二十五里許,這里是一片疁田,虎就不見蹤影了。這個"疁"字,是指火耕之田!墩f文·田部》:"疁,燒種也。" 段玉裁注:"謂焚其草木而下種,蓋治山田之法為然。"春秋時期,基本上還是原始耕種,將田里的野草焚成灰,作為肥料,耕而下種,求得作物生長。東漢袁康、吳平輯錄的《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上也說:"吳北野胥主疁者,吳王女胥主田也,去縣八十里。"說的就是"疁田"。這樣,"虎"與"疁"結合起來,就叫做"虎疁"了。
          從虎疁演變成"滸墅",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五代十國時,梁太祖封錢镠為吳越王。因"镠"、"疁"同音,古人對此十分忌諱,由此改稱為"滸墅",虎與"滸"正好同音。"滸"者,水邊也,"墅"者,田廬、村舍也;也可解釋為"別墅",即家宅以外的住所!墩f文》云:"郊外也。或從土,古作壄、埜。"《正字通·土部》云:"后人家廬外立別墅,因借郊野之野加土。墅,或作野。蓋墅借古野字,非野為古墅字也。"從字義上來看,"墅"有田野之義。"滸墅"者,為田墅之地,這與虎疁的意義基本相同。那個時候,滸墅關還是一片荒野,少有人家居住。直至宋太平興國三年(978),人口漸多,房屋有加,才形成集鎮(zhèn)。此后,滸墅逐漸繁榮,舟楫往來,商賈云集,成為長洲(今蘇州)縣的一個重鎮(zhèn)。
          明代洪武年間,在滸墅設政府機構巡檢司衙門,為設立鈔關的前奏。宣德四年(1429)在滸墅設立巡檢司關,收取關稅。至景泰元年(1450),由朝廷戶部尚書金謙奏請在滸墅正式設立"鈔關",并在水陸交通要道之處,建筑關門,派官員嚴格守關,日開夜閉,不能隨意進出。過往的車馬船只,過關時都要交納稅金!督贤ㄖ尽飞嫌涊d:清雍正六年五月初九日,"上諭,高斌將滸墅關現(xiàn)行征收則例據(jù)實陳奏,請刊立木榜,令眾商共曉遵依,所奏甚屬可嘉,部議令直省各關將各處現(xiàn)行征收則例徹底清查,據(jù)實奏聞……"這段文字說明,滸墅關的稅收直通朝廷,連皇帝都很重視,收稅的規(guī)定要立榜公布,使眾商人需依法交納。自此,商人、百姓進出滸墅,要繳納稅金,才能進出,百姓稱為"過關",日久之后,滸墅就喚做"滸墅關"了,一直延用之今。
          "滸"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多,一般都用于地名,如江蘇有"滸墅"、"滸浦",江西有"滸灣"等。有人對這個"滸"字比較陌生,讀作"許"。不是嗎,連乾隆皇帝也讀錯了呢!民間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乘著龍船由長江而來,路過滸墅關時,關上旗幟高飄,旗上赫然寫著"滸墅關"三個大字,乾隆立在船頭觀賞風景,他一眼看到了關旗,就說:"噢,"許"墅關到了,離蘇州不遠了。"船上的官員一聽,知道皇上讀了白字,但也不敢聲張,只得跟著說:"是的,許墅關到了。"因為皇帝是金口,他讀了"許墅關",誰人還敢違抗,此后,就一直叫做"許墅關"了。也有的說,乾隆的學問很好,不可能讀白字,因那天風勢較大,吹得關旗飛卷,一個"滸"卷去了一半,將三點水"氵"遮沒了,乾隆沒有看清,才讀成"許"的,這恐怕也有一點道理。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孟姜女》,也與滸墅關有緣。傳說孟姜女是松江府華亭縣(舊屬蘇州)人,她的丈夫萬喜良被秦始皇抓去筑萬里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在經(jīng)過滸墅關時,關官要她繳過關費,她沒有銀兩,關官就要她唱小曲,姜孟女就唱起了《十二月小調(diào)》,關官才放她過關。蘇州人稱為"孟姜女過關",這在民間十分流行,幾乎婦幼皆知。后人在孟姜女過關處立了一塊石碑,上書"孟姜女過關處"六個大字。實際上,孟姜女是秦始皇時代人,那時既沒有"滸墅",也沒有"關",這不過是個傳說罷了,但在民間卻很有影響。
          滸墅,有人寫作"滸市"。"墅"與"市"是有區(qū)別的,"墅"為田野、村舍,或作別墅解;"市"為集中貿(mào)易活動的場所。筆者認為,應作"滸墅"為妥,比較符合原意。也有作"許市"的,出自宋朱長文《吳郡圖經(jīng)續(xù)記》卷下:" 許市,在郡西二十五里。《圖經(jīng)》云:秦皇求吳王劍,白虎蹲於丘上,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劍不能得,地裂爲池,因名其地虎疁。蓋此地是也。唐諱虎,錢氏諱镠,故改云許市。"又:宋楊萬里《將近許市望見虎丘》詩:"許市人家遠樹前,虎丘山色夕陽邊;石橋分水入別港,茅屋垂楊仍釣船。"兩處都提到"許市"。朱、楊兩個均為宋代人,大概在宋代曾稱過"許市"。
          梅李兩將守梅李
          梅李是一個千年古鎮(zhèn),隸屬于常熟市。早在新石時代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繁衍生息。三國赤烏年間(238—251),在那里建有吉祥庵,為常熟地區(qū)最早的廟宇。宋代元豐年間(1078—1085)正式賜名為鎮(zhèn),鎮(zhèn)名"梅李"。
          "梅李"兩字何以解釋,有人以為梅、李是兩種果樹,即梅樹和李樹,春季開花,很有春意,實則非也。梅李是兩個人的姓,一姓梅,一姓李。據(jù)史籍記載:五代十國天寶元年(908),吳越王錢镠受封于吳,機構及王府均設在蘇州,為了保障常熟東南地區(qū)的安全,特派梅世忠和李開山兩位將軍在此防守!洞笄逡唤y(tǒng)志》云:"梅李鎮(zhèn),在昭文縣(今常熟市)東北三十五里,《琴川志》 梅李鎮(zhèn)吳越錢氏時遣梅世忠、李開山戍此,以防江北南唐之軍,居民依軍成市,因取二將之姓以名其地,元豐間始為鎮(zhèn)。"這段文字告訴我們,這里原先不是集鎮(zhèn),只是軍隊的駐扎之地,老百姓為了自身的安全,居住在軍隊的附近,或與軍隊住在一起,時間久了,居民逐漸增多,有些軍士也在此安家落戶,人員多了,房屋多了,從而形成了一個小鎮(zhèn)。
          從防御上來說,梅李是一個重要門戶。五代十國時,南唐之軍駐于江北,如侵犯吳地,可以從滸浦渡江,登岸入侵,直逼常熟、蘇州,而梅李則是重要的關口,也是防備要地。所以,錢镠派兩員大將戍此,以擋來犯之敵。結果是梅、李兩將之姓,成為這里的地名,也就很自然的了。明王鏊《姑蘇志》載,李開山墓在常熟東南四十四里,俗稱"李墓"。
          梅李是個文明古鎮(zhèn),也是個孝子之鄉(xiāng)。我國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梅李就占有三位,這在其他鎮(zhèn)是絕無僅有的!度纸(jīng)》中有"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這個"香",就是東漢時的黃香,字文強,他九歲喪母,思慕憔悴;事父至孝,夏日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孝行鄉(xiāng)里稱之。做官以后,官至尚書令,后因社會動蕩,死于亂軍之中。黃香墓在梅李南郊"龍尾巴梢",并立有祠堂,以資紀念。"刻木事親"講的是丁蘭的父母早亡,丁蘭非常思念,他買了最好的木料,請人刻了父母的像,供于香案上,天天奉祀。丁蘭是東漢人,他的墓在梅李北街市梢。"哭竹生筍"講的是孟宗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咐要用鮮竹筍做湯,才可治病。時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就到竹林里扶竹哭泣。一會兒,忽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孟宗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孟宗是三國時人,在梅李東街有孟宗堂廟宇。
          梅李,亦稱"梅林"。清康熙時徐崧、張大純同輯的《百城煙水》云:"宋陸綰有詠勝法寺詩:"道旁有古寺,巋然聳梅林"。"據(jù)此,后人也稱梅李為"梅林"。

      上一篇:細數(shù)“趣”地名 南京有10個“老莊”
      下一篇:廣州地名中的“諧音”
      延伸閱讀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91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欧美在线成人午夜影视